下载此文档

化学选修5-2知识点.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化学选修5-2知识点 】是由【113636566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化学选修5-2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规律。
、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加成、聚合反应。

教学重点:
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烯烃的顺反异构。
教学安排:
(评讲)试卷分析和第一章知识总结
试卷分析:1、欠缺的知识点必须落到实处。
2、必须完全吃透《优化设计》。
3、以后可以分两部分总结: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习惯。
知识总结:1、表扬梁凤琼和马建升的总结。
2、部分学生的总结是框架缺乏充实的知识点。
3、部分学生的文字太繁琐,需要精简。
(小测验)写出烃类的燃烧通式;CxHy+(x+y/4)O2——>xCO2+y/2H2O
写出烷烃的燃烧通式;CnH2n+2+(n+n/2+1/2)O2——>nCO2+(n+1)H2O
写出烃的衍生物燃烧通式;CxHyOz+(x+y/4-z/2)O2——>xCO2+y/2H2O
写出饱和一元醇的燃烧通式。CnH2n+2O+(n+n/2+1/2-1/2)O2——>nCO2+(n+1)H2O
检查小测本
(自学)前言:(先回忆概念,再看书,然后举出两个不同类的例子)
:烃――仅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也成碳氢化合物。(碳水化合物?)
例:烷(CH4),烯(C2H4),炔(C2H2),苯及其同系物(C6H6)等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产物。
例:醇,酚,醛,酮,羧酸,酯,卤代烃,醚。
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例:CH3Cl,CCl4,C2H5I,C6H5Br,CH2FBr等
:(1)反应缓慢(分子间的反应;非离子)
(2)反应产物复杂(主要产物和副产物;产率)
(3)反应常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板书)第一节脂肪烃
(回忆)基本概念:脂肪烃―链状烃(烷烃,烯烃,炔烃等)和脂环烃(环烷烃等)的统称。
规律:不含苯环的烃(芳香烃)。
(板书)一、烷烃(CnH2n+2)和(单)烯烃(CnH2n)
(填表)烷烃和烯烃的比较
烷烃烯烃
状态:气->液->固
随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相对密度增大。(思考与交流)
物性规律相同碳原子数:烷烃的熔沸点高于烯烃,相对密度也大于烯烃。
(问题)表格中列举的烷烃有何特点?(正烷,因同分异构体的熔沸点不相同)
结构特点只有C-C键和C-H键有C=C键
代表物质甲烷(正四面体,键角109°28’)乙烯(平面型,键角120°)
:与H2,X2,HCl,H2O
:自身加成。(聚乙烯)
:与卤素单质(X2)光照条件
:燃烧通式CnH2n+2+(3n/2)
:燃烧通式CnH2n+2+(3n/2+1/2)
(思考与O2
O2
交流)使KMnO4褪色:C=C断

同分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
碳链异构
类型官能团异构(环烷烃)、顺反异构
(新概念)
:
催化剂
nCH2=CH2-[CH2-CH2]n-(聚乙烯)高聚物
聚合反应中的加聚反应(加成聚合)
:教材P30――1,2加成和1,4加成(针对于二烯烃而言)
:(模型展示说明)
这种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
例如:顺-2-丁烯
反-2-丁烯
(作业)教材:P36,1~54题做在作业本上。
优化设计:P26,P29,P30能做的题目全部完成
教学效果:
,所以正课有所耽误。
,评讲时间也超出计划。
,特别是烯烃的化学性质的遗漏比较严重,故花了一些时间
复习,因此时间也超出计划。
教学改进:
,加强其基础知识的牢固。


作业:
,1,2,3
2.《优化设计》第二章,第一节
。(作业本)
第一节脂肪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炔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掌握炔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安排:
(小测验)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乙烯和溴水、氢气、氯化氢、水的反应;
甲烷和氯气的反应;:.
乙烯的聚合反应。
(自学)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类似于烷烃、烯烃。
乙炔: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结构-C2H2H-CC-H直线型
(实验)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原理:CaC2+2H2OCa(OH)2+C2H2↑
电石+食盐水(饱和)-为了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装置:分液漏斗,烧瓶,铁架台,试管。
(性质实验)
CuSO4溶液Br2/CCl4KMnO4/H+
乙炔黑色沉淀褪色褪色->点燃
除杂(H2S和PH3)橙红色紫色
有关方程式:
H2S+CuSO4====CuS+H2SO4
CH=CH+Br2CHBr=CHBrCHBr=CHBr+Br2CHBr2-CHBr2
其余的性质:
CH=CH+HClCH2=CHClnCH2=CHCl-[CH2-CHCl]-n聚氯乙烯
CH=CH+H2CH2=CH2CH2=CH2+H2CH3-CH3
2C2H2+5O24CO2+2H2O
(小结)炔烃化学性质:类似乙炔-易发生加成、氧化反应。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自学并填空)
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物质包括来源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常压分馏
烷烃
润滑油、石蜡油等减压分馏
烯烃轻质油、气态烯烃催化裂化、裂解
催化重整
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
煤焦油的分馏:.
(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煤制油”工程。
(习题)教材P36
(作业)《优化设计》第一章,第一节
教学改进:
1、实验中,将圆底烧瓶换为蒸馏烧瓶,避免了双孔塞的使用。
2、用大烧杯替代铁架台盛放矩支试管(硫酸铜溶液)。
3、小测验仍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检测。
《脂肪烃》习题评讲
教学目标:

,及时纠正。

教学重点:
有关同分异构的书写和判断,有机物燃烧的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有机物燃烧的相关计算。
教学安排:
(小测验)完成下列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乙炔的制备,乙炔与氢气、溴水、HCl的反应。
(习题评讲)教材P36:1~5

分析:根据结构的对称性分析等位氢的种类。
,生成CO2最多的是?
分析:同质量的烃燃烧即分析C%,越大,CO2越多;
同物质的量的烃燃烧即分析CxHy中的X,越大,CO2越多。
:
分析:CHBr=CHBr与CH2=CHCl都属于卤代烃。
-2-丁烯与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是相同的,即顺反异构只可能出现
在具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中。
(习题评讲)《优化设计》P26~P30:.
“自学导引”:
:6原子共平面。乙炔:4原子共直线。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药品、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注意)
“自主学习”:
?
分析:从烷烃CnH2n+2到烯烃CnH2n再到炔烃CnH2n-2可得与饱和烷烃相
比炔烃中多一个碳碳三键就会少4个氢原子。因此与C200H402相比,少
,即50个三键和一个双键。
,判断产生的CO2的量。
分析:烯烃的含碳量全部相等。含碳量比较:烷烃<烯烃<炔烃
根据混合物平均C%是处于组成它的两种物质C%之间的范围,故:
丁烯与丙烷:平均C%介于烯烃与烷烃之间,即<丙稀。类推。

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到两个等式关系即可)

分析:(1)等质量的时候,体积最大的为:摩尔质量最小的。
(2)等质量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大的为:含氢量最大的。
(3)等质量完全燃烧,生成CO2最多的为:含碳量最大的。
(4)等质量完全燃烧,生成水最多的为:含氢量最大的。
教学效果:
,可能是因为本节习题难度突然加深的原因。
,学生目前似乎还不知道积累。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根据收上来的《优化设计》来看,学生仍然对基础知识不够重视,并且课堂笔记记录很不详细。
教学改进:
,考虑时间和难度的原因,退后,若是本章最后复习的时候有时间就再评讲。
,提醒学生笔记,并检查。
,帮助学生联系知识,形成网络。:.
芳香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设计苯与溴的反应装置。
教学安排:
(小测验)复习苯的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苯的燃烧:2、苯+Br2:3、苯+浓硝酸:4:苯+氢气:
(提问)苯还属于脂肪烃吗?它属于哪一大类烃?芳香烃。
(提问)芳香烃这个名字给了你什么感觉?气味芳香。
(介绍)“芳香”的来源:含苯环的化合物最早是在挥发性的香树脂以及其他具有芳香气味
的物质中发现的,因而将此类化合物称为芳香族化合物。后来发现的许多化合物,就其结构而言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它们并无芳香气味。故名称中的“芳香”只是一部分含苯环物质的气味,但名称沿用至今。
(概念)芳香烃: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
最简单的芳香烃是?苯。即只是一个苯环。
(回忆)结合小测验,复习学过的苯的相关知识。(加黑部分为实验内容)

平面正六边形
空间构型
结构特点6个碳碳键完全相等,是属于C-C与C=C之间的特殊的键。
燃烧:火焰明亮,较多黑烟。分析:C%较大
KMnO4/H+溶液:不褪色。分析:没有C=C
化学性质
与Br2:FeBr3催化――取代反应。
Br2/CCl4――不褪色。分析:没有C=C:.
溴水――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
与HNO3:浓硫酸催化,50~60℃条件,取代反应。
与H2反应:催化剂条件,加成反应。分析:类似烯烃,表明不饱和。
(小结)苯的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苯环中的碳碳键是C-C单键和C=C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故化学性质也特殊:
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让Br2因为加成反应褪色,也不能
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烯烃有类似有不同。
(讨论)根据苯与Br2发生反应的条件,小组讨论设计制备溴苯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装置
图。
(提示)注意考虑以下内容:
;(除了HBr是气态,其余都是液态)
;(Br2和苯都易挥发)
。(容易造成Br2和苯挥发)
。(Fe和Br2可以生成FeBr3)
(画图)请小组派代表划出仪器装置图,并解释原因。
(作业)《优化设计》
教学效果:
,关于苯的化学性质的复习有些混乱,本以为从化学键入手会很容易,不
料对于苯环中化学键的特点就没有讲解清晰。
,经过周末对教案的调整,授课思路明显清晰许多。但课堂上仍显
紧张,实验时手都在抖。
,并且之后的讲解说明以及找错误都进行地很顺利,只是时间不太充足,原定苯的同系物的知识没能完成。
教学改进:
,不能面面俱到,必须突出重难点。
,若想取得好的效果,时间是必须准备充足,因为讨论过后必须要
有老师的评议,最好还有学生的再讨论,这样问题才发掘得深刻。
,其中就有关于我对学生讨论结果的分析不够全面和
细致的发现。
,新课程的内容若是真的仔细讲解,花的时间是不能少的,而现在的课时逼:.
得老师只能这样囫囵吞枣,很多环节都不能深入展开。
第二节芳香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苯的同系物的性质,注意与苯的对比。

教学重点:
掌握苯的同系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
掌握甲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安排:
(填表)比较苯和甲苯的化学性质:部分内容安排实验。
苯甲苯
结构简式-CH3
分子式C6H6C7H8
(实验)
不褪色褪色(甲基被氧化)
KMnO4/H+
(实验)Br2/CCl4不褪色不褪色
(实验)溴水褪色(物理变化,萃取)褪色(物理变化,萃取)
H2(加成)加成,产物:加成,产物:-CH3
℃时,有两种硝基产物:
+HO-NO2△
HNO3/浓H2SO4邻硝基甲苯、对硝基甲苯。
-NO2+H2O
(取代)(TNT)
(提问)苯和甲苯的性质相比,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甲苯的化学性质更活泼,苯环对甲基有影响(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甲基对苯环有一定影响(活化了苯环,与硝酸反应邻对位都可以发生取代)
(讨论)苯的同系物的通式。
提示:苯的同系物中有一个环,类似环烷烃。
苯环的不饱和性相当于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结论: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nH2n-6(n>=6)
(自学)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来源:煤焦油分馏(1845年)――――石油催化重整(1940年以来)
应用:基本有机原料,合成炸药、染料、农药、合成材料等。
(辨析)芳香烃是苯的同系物,对吗?错。
苯的同系物是芳香烃,对吗?对
苯和苯的同系物不能让溴水褪色,对吗?错,能萃取褪色,不能因为化学反应褪色。
苯的同系物能让高锰酸钾褪色,对吗?对。
教学效果:
,即代表物甲苯,学生的理解速度是很快的,特别是与苯对比着记忆,效果更好。
,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苯或者苯的同系物的反应仍然存在混乱,注意今后的习题评讲要强调。
教学改进:
,并且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比较学习。
2.《优化设计》中的题目难度有些大,必须加以选择地布置,避免学生花费过多时间。
,上课速度要加快,否则进度太慢,期末复习会很被动。:.
第二节芳香烃(习题评讲)
教学目的:

,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进行及时加强。
教学重点:
实验与推断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教学安排:
(小测验)写出下列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评讲习题)课本P39:1~3
(4)种。(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其中在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分别是(3、2、3、1)种。
强调:苯环上氢原子的种类。

、1-己烯和邻二甲苯三种物质?
分析:学生在完成此类题目往往是逻辑顺序不清。所以必须强调三种物质是未知的,然后怎样用实验区别,鉴别出谁是谁。
过程:分别取少量与三支试管,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不退色的为己烷,:.
剩下的两种再分别取少量于试管,加入少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为1-己烯,不退色的为邻二甲苯。
(评讲习题)《优化设计》P32~P36
“自学导引”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C8H12的同分异构体共8种,分别是:
分析: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有规律的,包括(1)支链的个数:
1、2、3;(2)烷基的同分异构体:丙基、异丙基;(3)支链在苯环上的位置:邻、间、对位。
“自主学习”P34:4
分析:烃类燃烧的简单计算,学习用关系式法解题
CxHy——xCO2――y/2H2O
1xy/2
()molx=8
P35:10
(4)此化合物的一硝基取代物,与此化合物的一溴取代物的意义相同。
P35:12
推断题:学习分析已知条件,并能列出简单关系图,运用已知条件寻找突破
口。
P35:13
实验题:基本操作的文字表达,以及审题技巧。
教学效果记录:
,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也有些分散。
:李彦成,黎显鹏,刘长庚。
,对于我的提问反应迅速,回答准确。我不得不表现出我
的高兴和遗憾。高兴他们的思维灵活,遗憾他们课下的巩固不够。
教学改进:
《优化设计》以及课本,要不定期的随时抽查,记为平时成绩。此法用以
督促他们改进学习习惯,有些强制意味,但是部分学生实在懒,不得不这样。另外要求抽查时必须能够对于评讲过的题目进行熟练的解释。
,也要抽查其《优化设计》,但目的是培优,将那些基础比较好但是习:.
惯需要改进的学生找来,帮助其在化学上更进一步。
第三节卤代烃(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教学难点:
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教学安排:
(小测验)写出烷烃、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注意n的取值范围)。
(概念)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生成的化合物。通式R-X,卤
原子为官能团。
分类:(根据卤素原子的不同)氟、氯、溴、碘代烃。
作用:1、有机溶剂――CH2Cl2、CHCl3(氯仿)、CCl4
2、有机合成原料――氯乙烯
3、制冷剂、灭火剂、溶剂:某些多卤代物(氟利昂:氟氯代物)具有化学
性质稳定,无毒,不燃烧,易挥发,易液化。但发现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故已经禁止、限制使用。
4、麻醉剂:溴氯三氟乙烷(CF3CHBrCl)
物理性质:少数为气体,大多数为液体和固体。
溴乙烷的物性: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溶于多种有机:.
溶剂。分析溴乙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两种氢原子。
(重点)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以溴乙烷为例。
C2H5-Br+NaOHC2H5-OH+NaBr取代反应
实验:验证NaBr
用氯仿代替溴乙烷做取代反应的实验。
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消去反应
反应原理:
HBr+NaOH==NaBr+H2O
(概念)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
水、卤化氢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小结)卤代烃的取代反应通式: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习题)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
教材:P43
(作业)教材:P43:2,3(写出思维过程,包括已知条件的利用,各种物质间的关系)
教学效果记录:
,即反应原理的认识并无困难,接受很快。
,非常迅速,不用加热,振荡既能反应。
,在应用方面学生出现了问题,即不能利用所学卤代烃的化学性质进行推断和简单的合成设计。
教学改进:
,现象很明显,反应速度也很快。
,完成1~2道推断,
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三节卤代烃(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落实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重难点:
将习题中的知识点讲透,保证落实到学生。
教学安排:
(小测验)写出CH3CH2Cl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和乙醇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并注明反应类
型。
写出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写出CH3CHClCH3、氯代环己烷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作业评讲)教材P43-2-(2)
由1-溴丁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取1,2-二溴丁烷。
解:1-溴丁烷丁烯1,2-二溴丁烷
大部分同学以为用Br2直接一步取代即可。思维还不能打开到多步反应。
教材P43-3
有机推断题,涉及相对密度的概念以及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学生在作业中都按要求写出了推断过程,因此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出尽管答案正确,但相当多的学生的解题过程比较繁琐,对于推断的方法还需加强。
强调:乙炔的结构简式。
(习题评讲)《优化设计》P40~P42

(1)CH3CH2Br+NaSHCH3CH2-SH+NaBr:.
(2)CH3I+CH3COONaCH3COOCH3+NaI
(3)由碘甲烷、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合成甲乙醚: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CH3I+CH3CH2ONaCH3CH2OCH3+NaI
学生对于取代反应的理解还有偏差,且还不能将所学知识联系。

用方程式完成下列制备:
(1)由1-溴丁烷制备2-溴丁烷。
溴原子位置的改变分两步:先消去HBr再加成HBr(注意加成方
向)
(2)由(CH3)2CHCH=CH2分两步转变为(CH3)2CHCH2CH2OH。
双键变为单键,且多了一个羟基:先加成HBr(注意方向)再水解。
教学效果:
,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类似的题目,仍然被以前的思维定式即一步完成反应禁锢着。
,部分学生在打瞌睡。每次在12班上第一节
课,效果都比在9班的差。
教学改进:
,还是要强调方法:正推和逆推,以及后来的比较复杂时找关键物质。
,因此在备课时要多方面考虑,尽可能考虑全面,避免在
课堂上的失误。:.
习题、复习课
教学目的:
,落实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重难点:
将习题中的知识点讲透,保证落实到学生。
教学安排:
(小测验)
(习题评讲)《优化设计》P42-6
(1)以2-氯丙烷合成1,2-丙二醇:
消去(HCl)->加成(Br2)->水解
(2)由碘乙烷合成溴乙烷:
消去(HI)->加成(HBr)
(小结)有机推断题的方法:
正推:根据反应物的官能团,考虑其化学性质。
逆推:根据生物的官能团,考虑能引进该官能团的方法。
(习题评讲)《优化设计》P43-8:.
完成下列合成路线:
解题思路:
《优化设计》P48-19
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思路:C4H9Cl可以看成C4H9-Cl即丁基+氯原子
故丁基有几种,氯原子就有几种。
类推:丁醇C4H9-OH,戊醛C4H9-CHO等
教学效果:
,感觉我的思维都有些乱,课堂气氛也不好。部分题目的讲解不够清
晰。内容含量也不多,习题没有按计划完成。
。在9班,小测验采取主动完成,记录平时
成绩的方式,并且主动到黑板上改错的同学,若是改对也记录成绩。结果气氛很好,很多学生主动完成方程式,包括岑小东等。
教学改进: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对习题的熟练程度与对习题的安排顺序是很重要的,为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必须在备课环节再下功夫,认真思考每一环节,合理安排时间。:.
习题、复习课
教学目的:
,落实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重点:
通过评讲习题,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的网络。
教学难点:
通过评讲习题,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的网络。
教学安排:
(小测验)(1)由碘乙烷合成溴乙烷。消去->加成
(2)以1-溴丙烷合成1,2-丙二醇。消去->加成->水解
(评讲习题)教材P45-复习题
选择题
~xCO2
1X强调烃燃烧的关系式的运用。
已学烃类加成反应中与氢气的比例关系:
烯烃:1:1炔烃:1:2苯和苯的同系物:1:3
:除杂必须考虑可能生成的CO2的杂志气体。
?类推:C3H2Cl6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硫氧化物是煤燃烧的产物。
简单计算题:
,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多少?如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
石灰水中,剩余气体为多少?
解:方法一:设乙烷完全燃烧消耗氧气体积为x,生成二氧化碳体积为y:

化学选修5-2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36365664
  • 文件大小286 KB
  • 时间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