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规划 】是由【艾米】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规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规划
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总体规划
设计单位: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获奖情况:
2001年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一、海珠区果树保护区的功能定位
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议确定海珠区果树保护区是一个以果树生态保护为主要特色、适度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渡假的广州市东南部城市绿色空间开敞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空间形态上,海珠区果树保护区在空间形态上起着加强广州市城区与番禺的空间隔离的作用,同时本区与广州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其它开敞区一起起着改善广州市生态环境的作用,特别是与位于旧城区北部的白云山风景区、位于旧城区西南部的芳村区花卉保护区、以及穿越旧城区的珠江水系一起形成广州市旧城区“花、果、山、水”的自然生态系统,对改善广州市旧城区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珠区果树保护区的主导功能是为城市提供生态平衡、环境循环自净、自然景致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二、果树保护区城市人口估算
果树保护区内现状城市人口约7307人,主要为果树区的工矿企业单位人口。到2010年,本区按照11%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将增长到8424人。
这部分人口主要为城市建设与开发新增人口,地点主要集中在官洲岛和小洲村。到2010年,本区预计开发一类居住用地约47公顷,按每公顷人口密度200人计算,规划区约新增人口9400人。
到2010年,。
本区为大中院校集中区,现状大中专学生数为8918人,预计2010
年本区大中专学生人数将发展为15000人左右。
到2010年,,,,,。
性绿带,。
。
4、工业仓储用地
广州市总体规划在本区珠江沿岸地段布置有危险晶仓库用地和危险品码头,,。(穗规城南片字[1994]第445号)本次规划暂时在原征地位置安排,将来建议进行土地置换,在广州大道以西、新滘南路以北安排。
5、旅游渡假用地
根据广州市总体规划,官洲岛将规划为一个旅游渡假区,本次规划在尽量保留现有果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山林地和山坡贫瘠耕地布置一类居住用地和休疗养用地以及相关文娱商业配套设施用地。,。
四、果树区生态绿地规划
果园是本次规划绿色开敞空间的灵魂,也是绿色开敞空间内的最具特色要素,果树区连片生长近2万亩果林,特色品种繁多,蕴藏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果树保护区河网纵横,婉蜒曲折,这些在潮滩和潮成平原上发育形成的滘涌水系和潮汐水道是珠江三角洲平原至今潮道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果树保护区这种“潮道——果林”景观极富自然特色和保护价值。
规划应在保留水道自然特色和自然曲线美的基础上对滘涌水系疏浚、清淤。
,%。
目前,在市政府支持下小洲村正在加紧瀛洲生态公园的建设,规划建议以石榴岗为主干线,将其两边受污染程度较小的果园纳入生态公园范围作永久性的保护。果树区生态旅游的功能定位旨在“观光农业”,发展旅游项目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
五、城市绿地规划
1、公共绿地
规划在广州大道以东,瑞宝村和东风村范围内建立一植物公园,占地80公顷,作为海珠区的一个大型市级公园。公园建设建议以主题公园的形式设立。
2、防护绿地
本次规划沿华南路、广珠高速公路,南环高速公路,广州大道和新滔南路两旁控制20
-50米的绿化防护带,形成几条动态风景廊。
,%。
六、专用绿地规划
1、高尚住宅区绿地建设
本次规划的高尚住宅区和休疗养用地主要集中在官洲岛,高尚住宅区应低密度建设,精心设计小区绿地和组团绿化,保证小区40%以上的绿地率。
2、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
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是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计入城市绿地指标,但服务于某个单位的人群,同时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盖率,与城市绿地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本区有许多大中院校,同时规划配套有多间中小学,托幼等公共设施,应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积极性,搞好学校内部绿化,同时应定期对社会开放部分开敞用地。
3、其它开敞空间
本区现状有部分军事用地和渔业公司用地,绿地率都比较高,对改善环境起着同样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区开敞空间的另一个特点是规划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较多,且占地较大,如小洲污水处理厂,地铁车辆段等。规划建议小洲污水处理厂应建设成为园林式污水处理厂,并作为果树区旅游参观、寓教于乐的一个重要景点。
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总体规划绿色开敞空间规划图
七、旅游开发总体布局
1、布局结构
以石榴岗河一淋沙涌为开发轴线,形成飞翼状布局结构。瀛洲生态公园一石榴岗生态公园布在轴线前端,东侧分布着“水果科学园”,西侧分布着“植物生态公园”。龙潭岭南民居风情游览区、土华一小洲岭南民居风情游览区点缀其间。周边伴随有纯阳观、福林公馆、七星岗科普公园、琶洲塔等旅游观光点。
2、功能分区
①瀛洲生态公园一石榴岗生态公园:观光游览、水果生产、水上游乐为主要功能。
②水果科学园:科学研究、环境监测、教育培训、水果生产为主要功能。
③植物生态公园:休闲度假、观光游览为主要功能。
④官洲岛:疗养度假为主要功能。
⑤七星岗科普公园:教育培训、观光游览为主要功能。
⑥龙潭、土华、小洲岭南民居风情游览区:观光游览、社会考察为主要功能。
3、线路组织与游程设计
①瀛洲生态公园一石榴岗生态公园一土华小洲岭南民居风情游览区一日游。
②植物生态公园一龙潭岭南民居风情游览区一日游。
③水果科学园—七星岗科普公园一日游。
④官洲岛疗养度假一日游和二日游。
⑤环海珠岛一滔涌一日游。
4、重点项目策划
①植物生态公园。以塑造高质量、观赏性强的植物生态环境为全园主调。在水道为界的地方种植高大、水边生的乔木和果树,如木棉、美洲木棉(可四季开花)、落羽杉、水松、水杉、柠檬桉、羊蹄甲、蒲桃、杨桃等;陆岛(围内)内部设置精心设计的果园、花园、草坪、菜园,形成多品种、多层面的观赏植被;小河道上可修建各种小桥(包括石桥、木桥、砖桥、藤桥、廊桥、吊桥等)连通园内各围,这些小桥与环海珠岛的十几座大桥相呼应,形成对比强烈的景观感受:小河汊布置一些水车作衬景;园内服务性建筑以水乡古民居为蓝本仿建。代表旅游区主体形象的建筑和标识物应设在该园。
②水果科学园。以结构性、典型性、展示性和园林化为布置要点。设百果园,四季有果。设水果和农耕博览馆,展示水果种类、特点和培育方法。并安排部分果园让游客亲身参与实践、观察和品尝。
③官洲岛疗养度假区。安排疗养服务设施、医院、度假别墅和旅游酒店以及康乐体育活动场地。可置换渔业公司用地为低层别墅用地,使岛上功能用地逐渐主题化。设置游艇码头和游艇停泊区。岛上绿化植物实施很强构图意识的园林营造,讲究建筑、树木、花草的多层次图景以及造型、体量、色彩的协调搭配。
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示意图
八、果树生态区保护与发展控制规划
(一)、保护与发展控制原则
1、因地制宜,根据现状果树的植被、生长情况、环境条件,划分不同要求的果树区。确定不同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
2、严格要求果树区各村按已完成的村规划要求控制各村建设用地。
3、保留在果树区内已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为保持果树区整体环境,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的开发性城市建设用地。
(二)、保护与发展控制目标
果树生态区的保护与发展控制,以保护果树区原有生态系统为主,包括其果树、水系、绿色植被等。以保护为主,发展是为更好的促进保护,即在保护为主的大前提下,适度发展与保护相适应的项目,提高果树区的利用和发展价值,使之成为一个即有效保护又有效发展的充满生命力的城市开敞绿化系统区。
(三)、保护与发展控制规划依据
1、果树区生态、果树,植被等现状情况报告。
2、果树区内各村的规划。
3、城市总体规划对果树区的规划要求及规定。
(四)、保护与发展控制规划方案
根据果树的现状情况,将果树区果树种植地划定四个级别的保护区。制订相应的果树保护与发展控制方案和政策要求,确定每个区的功能定位,同时对果树区内的村建设用地及城市建设用地从果树区总体保护的前提出发,提出其发展控制要求。
1、果树种植地的保护与发展控制方案
一级保护区
(1)性质:果树生产及农业观光示范区。
(2)保护要求:严格保护区城内的果树,植被、水系等生态环境,不得擅自砍伐果树,填埋水系。
(3)建设要求:保护区只充许建少量小型建(构)筑物。高度不超过一层,建(构)筑物形式与果树环境相协调。
(4)管理政策:将保护区内果树应登记在册,果树的砍伐或改种申报管理部门同意。植被的改变(指水网、水塘的填埋,开辟道路等)也必须申报批准。休闲和农业型建筑的建设须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一旦项目竣工,应立即受到监管。
1、2 二级保护区:
(1)性质:果树生产恢复区。
(2)保护要求:严格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长势良好的果树,逐步更新淘汰老化及劣势树种。
(3)建设要求:严格控制建设量。只允许建小量必要的农业型建筑物。建筑高度不超过1-2层。建筑形式与果树区整体绿色环境相协调。
(4)管理政策:对长势良好和有一定生长年限的果树应登记在册,登记在册的果树的砍伐或改种应申报管理部门同意。植被的改变(指水网、水塘的填埋,开辟道路等)也必须申报批准。农业型建筑的建设须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一旦项目竣工,应立即受到监。
三级保护区
(1)性质:果树生态保护区。
(2)保护要求:主要保护其绿色植被,长势较好的果树仍予以保留。
(3)建设要求:可建设一些与发展项目相关的游乐设施,但体量不宜过大,建筑以不超过2-3层为主。建筑形式与果树区绿色环境相协调。
(4)发展方向:东北部地块,考虑其恢复果树生产的能力较差,允许此地段相应引进少量占地较小的游乐性项目综合发展。但必须在以保护其绿色植被作为果树区的生态保护区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发展。黄埔涌南岸地块:主要作为果树区与其北部城市区域的隔离绿带,对大气污染等隔离作用。
四级保护区
(1)性质:旅游综合发展区。
(2)保护要求:主要保护岛上现有的果树和保护村内有价值的古建筑。
(3)建设要求:岛上建筑物要求不超过六层为宜,建筑风格与色彩应与岛上古建筑相协调。全岛绿化覆盖率应大于80%。
(4)管理政策:官洲村的古建筑应登记在册,作为文物进行保护,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变,村民住宅建设也应统一报批。不得随意砍伐果树和改变果树种植用地使用性质。
果树生态区保护与发展控制规划图
九、保护建议和对策
1、划定果树保护区具体界限,不得进行掠夺性开发。
2、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对村违章用地和违章建设进行清理,对村镇经济发展留用地建设应加以引导,严格控制,分期划拨,分期实施。
3、加强市政,环卫设施建设和投入,努力营造适合果树生长的生态环境。
(1)建设小洲污水处理厂。
(2)在建设新滔南路一南洲路、华南路的同时,埋设城市污水管网。
(3)对果树保护区污染严重的河涌尽快组织人力进行彻底的清污工作。
4、对果树品种进行因地制宜的更新改造。
5、实行果树适度规模经营,引导果树村将目前这种果农分散与承包经营的体制转为多户联合经营或集中承包经营的专业化生产体制。
6、参照农田保护区的标准,适当提高果林保护区的农村集体土地的征地补偿标准。增加补偿资金主要用于保护区的基本建设或用于果林区联合经营的资金扶持。
7、以适度开发促进果林保护。
(1)发展旅游农业
(2)开发东南部水乡游览线
(3)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区)
8、建立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和对果树保护区进行立法工作。
(1)成立果树区管理委员会
(2)成立农业综合发展股份公司
(3)建立广州市果树生态特别保护区,制订《广州市果树生态区保护条例》。
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