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韩偓《草书屏风》赏析.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韩偓《草书屏风》赏析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韩偓《草书屏风》赏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韩偓《草书屏风》赏析
背景:篇一
“屏风”是室内挡风或作为障蔽的器具,为美观计,上面一般都绘有图画或写有文字,所以它在适用中还有书画的艺术价值?。这首诗看似咏“屏风”,事实上是咏“屏风”上怀素的草书。它“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极其深刻地描述了怀素草书的飞动气概和苍劲形象,以及它那无穷的生命力。是为唐人论书名篇之一”(洪丕谟《书论选读》)。
怀素,字藏真,湖南长沙人。原姓钱,幼年便出家做了和尚。生卒年月不行考,活动当在公元八世纪,即唐代中叶。他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闻名书法大师,勤奋好学,后遂以狂草知名,兴到笔运,如骤雨急旋,顺手万变,而合乎法度,成为一代大师。他的草书名盛一时,到后来,他的书迹更为人所珍爱,虽片纸只字,亦价值连城。他留存下来的墨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和《千字文》等,皆系草书,有影印本传世。其中尤以狂草《自叙帖》为最出众出名。
怀素的草书到了韩所在的晚唐、五代,愈来愈为世所珍爱。韩偓本人不仅精于诗歌,对书法也有肯定造诣。据宋代《宣和书谱》卷十载:“考其(指韩偓)字画?,虽无誉于当世,然而行书亦复可喜。尝读其《题怀素草书诗》(按即《草书屏风》)云云,非潜心字学,其作语不能迨此。后人有得其《石本诗》以赠,谓字体遒丽,辞句清逸?。”由于韩偓本人对书法有爱好和探讨?,因而他对怀素遗留在屏风上的草书墨迹表示了极大的爱好。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一起先就以问句突起,好象非常激烈地在问主子:“您从哪里得到的这个屏风啊?”惊喜万分之态,溢于言外。而且紧接着就立即推断,这个分明是怀素的笔迹(“踪”是踪迹,这里指笔迹)!这充分说明他平日对书法极为留心,尤其是对怀素的草书风格非常熟识,如故人相逢,一眼便认了出来。接下来,作者在惊喜中对屏风上的整幅墨迹作了谛视: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前一句从“尘色染”中,看出墨迹流传已久,古色古香,弥足宝贵;但由于长期辗转流传,字幅上侵蚀了尘色,有些斑驳,诗人在极端疼惜中也流露出一丝惋惜之意。后一句说虽然蒙上了许多尘色,但还是可以望见那浓黑的墨迹,从“墨色浓”三字中,仍满含着诗人的惊宠爱惜之情。这里一个“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点,已经把整幅字中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非常形象精确。
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引人入胜,作者的惊悦之情在诗行中不停地跃跃。但一气贯穿,流转自如,其欢欣的心情,如同一条活泼的小溪,在曲折中畅流而下。这四句显得极为自然,完全是一片真情的流露,读来仿佛如见当时情形。到后四句,作者采纳比方的手法,对字幅中的点画作了详细描述,把这一高度抽象的艺术,非常详细、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而且具有怀素书法的特点,使人观赏称赞不已。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这两句先是从点画来赞美怀素书法的刚劲有力。前一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的点,好象怪石正在向秋涧奔跑。这一比方形象奇妙,但有由来。晋代卫夫人(笔阵图)说:点,要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这里在“石”前加一“怪”字,就表明它不同一般,体现出怀素草书的“狂”的特色。在“怪石”与“秋涧”间着一“奔”字,充分表现了草书中“点”画在映带时那种迅疾有力的动势,非常形象生动。后一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竖和弧钩笔画,真象枯藤(即“寒藤”)挂在古松上,这个比方从欧阳询来。欧阳询《八诀》说:竖,要如“万岁之枯藤”;弧钩,要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藤”、“松”已有劲健意味,再用“寒”、“古”来形容,就更具苍劲感。两句中虽只点出点、竖和弧钩这些个别笔画,但却在怀素草书中具有代表性,其他笔画概可想见,那种中锋运笔时饱满、刚劲、浑厚的效果,显明地凸现出来。而且,这些“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的点画,构成了狂放、豪纵的整幅气度,无一字不飞动,无一字不活泼,体现了生动活泼的气韵。这是书法作品中很难达到的高妙境界。这屏风上生动的草书,激烈着诗人的心,不禁萌发奇异的`想象:“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假如把屏风搬到水边,每个字唯恐都要化成龙,游到水里去了。这一想象更为奇妙,但也并非无来处。古人把写草书比为“笔走龙蛇”,如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因为笔画的盘绕曲折,有如龙蛇快速有力的游动。从这个比方中,可见怀素草书是何等的笔势飞矫,生动活泼,显现了旺盛的活力。另外,古人常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来比方“书圣”王羲之的字,此处隐然以怀素比王羲之,可见推许之高。“恐”字,不仅有估计的意思,也还唯恐它真化为龙,从水中飞走,而失去这宝贵难得的字幅的意思,有一种风趣的意味隐含其中,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怀素草书遗墨的万分珍爱之情,使前四句那种惊喜神情始终贯穿到结束?,全诗洋溢着充足的激情。诗人从屏风写起,然后写怀素草书,写怀素草书又先表现整体感觉,然后再以形象的笔墨作详细的描述,全诗层层深化,步步递进,最终又以奇妙的想象结尾,留下回味不尽的余意,同篇首暗中照应,在章法上显得严谨、完整,表现出细心的支配。特殊是形象的生动描写,激情的剧烈抒发,使全篇荡漾着盎然诗意,语语动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背景:篇二
韩偓(844—914以后),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十岁能诗,曾得其姨夫李商隐赞许,称其“皱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始佐河中幕府,累迁左谏议大夫。天复元年(901),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从昭宗至凤翔,升任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深得昭宗信任,屡欲擢为宰相,均辞谢不受。偓为人正直,后因不阿附朱温,受排斥贬官。天佑二年(905),复召为学士,不敢入朝,携家入闽,依闽王王审知而终。其诗工于七言近体,词彩绮丽,悱恻柔婉。部分诗作反映了肯定的社会现实。

韩偓《草书屏风》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