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二物理声现象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初二物理声现象教案 】是由【麒麟才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二物理声现象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初二物理声现象教案
初二物理声现象教案1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看,熟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悟折射现象的奇异,获得对自然现象的宠爱、亲近的情感。
重、难点:把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器材: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假如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
面发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二、导学达标:
2
引入课题:①现象:筷子折了、图像通过玻璃后变形了?是什么缘由?
②光的直线传播……均匀介质,假如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不是直线吗?同学们猜一猜
进行新课:
1、试验: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向哪个方向偏折?
(先让同学猜想:光线会往哪边折?)
结果: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结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转变。
4、有关现象:
(1)、池底变浅:做图说明
(2)、筷子弯折:做图说明
(3)、海市唇楼:做图说明
(4)、渔民刺鱼:做图说明:
(5)、通过透亮物质看物体,都是折射现象,成的都是虚像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3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200字以上)
教学后记:
折射的三种状况要清晰,能做图。
折射现象的解释:老师应先示范
初二物理声现象教案2
眼睛和眼镜
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观看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同学具有眼保健意识。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重、难点:眼镜怎样矫正视力。
教学器材:近视眼镜、远视眼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完成光路图:
空气
4
FF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眼睛是如何观看物体的?为什么有的人会近视?
进行新课:
1、眼睛:
(1)、眼睛的结构:-1示
各部分的作用……晶状体:
睫状体:
视网膜:
(2)、眼睛如何看到物体:课本P63示
总结: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转变透镜焦距(厚度)的高档照相机
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产生缘由:
(1)、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力气太强
眼球前后方向太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
(2)、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力气差
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
探究:如何调整?
3、眼镜:(1)、近视眼镜:让光线发散……凹透镜
(2)、远视眼镜:让光线会聚……凸透镜
4、眼镜的度数:度数越大,折光力气越强。
远视眼镜(凸透镜)……正数
5
近视眼镜(凹透镜)……负数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实物眼睛……凸透镜比较
总结规律:眼睛是可调的凸透镜
可以播放动画说明近视眼、远视眼及调整方法
初二物理声现象教案3
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难点:1、试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6
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同学回答、并举例,老师总结:)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
探究试验:课本75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试验……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min12345678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同学探究、查找规律,老师总结如下:
7
2、熔化和凝固:
固体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晶体有确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见课本熔点表),记住冰的熔点。
3、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4、、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给同学补充一些必要的学问: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
初二物理声现象教案4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同学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试验。
8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同学分析试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同学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试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立即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同学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试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同学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同学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同学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同学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9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同学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同学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1、2、3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学问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同学的接受状况。

初二物理声现象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麒麟才子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