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石灰吟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石灰吟教案
教学目标
《石灰吟》,学会诗中“谦、锤、凿、焚”4个生字,知道“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
。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难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课前先学: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一、激情导入
我们背过了那么多的古诗词,认识了很多的诗人。有写春花秋月,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比如说第九课的两首词作者李清照张志和;有写社会现实的,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比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作者陆游;也有写事物的,借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思想,比如说《竹石》的作者郑板桥。这节课,我们还要去认识一位著名的诗人――于谦,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
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十二岁。(屏幕出示全诗,示范读)
(2)诗的题目读作??(生读诗题)“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等。
1、教师板书:石灰吟。朗读课题。
在上新课之前,想一想我们以前都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顺势解题:(1)吟是一种古诗的体裁。比如说我们学过的《游子吟》,大家齐背一下。你认为“吟”有什么含义呢?所以题目的意思是(吟咏石灰)。
(2)看着这个诗题,你会有怎样的疑惑?
2、教师过渡: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看大屏幕,读一读这几个词语,教师重点强调“锤”和“焚”。接下来看看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同学们了解了于谦的一些知识,现在学习一下他写的这首诗。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教师朗读,提出要求: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2、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放开来,自由读读吧!
3、指名读。教师及时的评价
4、教师范读。之后师生互换读。
5、指名读。教师评价
6、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
1、读了这首诗,石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

石灰吟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