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坡扶贫规划1
暖泉镇砂子坡村级扶贫开发规划
(2012-----2014)
一、基本情况
砂子坡村位于暖泉镇西北部,距镇政府1公里,土地总面积为236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2100亩,由于村内并无水利设施,气候干燥,所以全部为旱地。该村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夏天温度可达30多摄氏度,冬天可下降到-20多摄氏度,℃。
砂子坡村在暖泉镇是一个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村庄,全村共有1011人,其中劳动力人数为600人,劳务输出为200人。砂子坡村由于地势原因,无其它资源可供发展,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目前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依靠种植粮食作物,多为留守老人。村内现无任何教育设施和文化场所,导致群众思想落后,精神生活匮乏,生产水平低。该村各个方面都低于全县、全镇的平均水平,属于重点贫困村庄。
二、贫困原因分析
1、基础设施方面:
水是农业的命脉,砂子坡村内现有耕地2100亩,但由于无水利设施的配备,导致耕地农作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畜牧人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
1
村内不仅卫生条件较为落后,教育设施也及其匮乏,极少数户内有宽带,导致信息闭塞,使村民不能及时接受新的生产技术,导致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生活水平不能提高。
:
砂子坡村的经济收入单一,主要依靠农业种植,种植始终停留在原始的粮食大田的单一种植,且由于水资源和水利设施的缺乏,村内的耕地均为旱地,靠天吃饭,收入甚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在养殖方面,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村内多数的农户养殖属于小作坊式的养殖,不能发展壮大养殖业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总体上,砂子坡村除传统的粮食种植、小作坊式的养殖和少数的外出务工外,无其他增收途径。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县扶贫工作会精神,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文化立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仅仅瞄准贫困群众,以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幸福指数为目标,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互助资金项目为重点,以连片开发为突破,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扶贫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完善扶贫机制,全面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示范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 2
发展,率先实现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目标。
2、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2)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的原则
(3)坚持连片开发、产业扶贫的原则
(4)坚持分类指导、差别扶贫的原则
(5)坚持自力更生、社会参与的原则
(6)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的原则
四、奋斗目标
1、通过三年的扶贫开发,使全村贫困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1)经过3年扶持,全村236户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由目前的1250元提高到2500元。
(2)全村粮食总产量达278吨,实现人均增粮由目前的160公斤提高到275公斤。
(3)提高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水平,贫困人口由目前的558人下降为100人。
五、规划项目及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项目:
一是围绕改善砂子坡村农业基础设,我村准备打深井一眼,首先从根本处解决农业、畜牧业存在的用水困难问题,实现砂子
砂子坡扶贫规划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