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工程
砌筑砂浆
砌筑砂浆是砖砌体组成材料之一。由于砂浆质量对砌体的影响不如混凝土那样直接,因此人
们对砂浆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砂浆配合比、计量、搅拌、使用时间以及试块制作、养护等方面没有按规范的规定执行,从而经常产生一些质量通病。
砂浆强度不稳定
砂浆强度的波动性较大,匀质性差,其中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特别严重,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的情况较多。
(1) (1) 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计量不准确。对砂浆的配合比,多数工地使用体积比,
铁铣凭经验计量。由于砂子含水率的变化,可导致砂子体积变化幅度达10%~20%; 水泥密度随工人操作情况而异,这些都造成配料计量的偏差,使砂浆强度产生较大的波动。
(2) (2) 水泥混合砂浆中无机掺合料(如石灰膏、粘土膏、电石膏及粉煤灰等)的掺量,对
砂浆强度影响很大,随着掺量的增加,砂浆和易性越好,但强度降低,如超过规定用量一倍,砂浆强度约降低40%。但施工时往往片面追求良
好的和易性,无机掺合料的掺量常常超过规定用量,因而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3) (3) 无机掺合料材质不佳,如石灰膏中含有较多的灰渣,或运至现场保管不当,发生结硬、
干燥等情况,使砂浆中含有较多的软弱颗粒,降低了强度。或者在确定配合比时,用石灰膏、
粘土膏试配,而实际施工时却采用于石灰或干粘土,这不但影响砂浆的抗压强度,而且对砌
体抗剪强度非常不利。
(4) (4) 砂浆搅拌不匀,人工拌合翻拌次数不够,机械搅拌加料顺序颠倒,使无机掺合料未散开,
砂浆中含有多量的疙瘩,水泥分布不均匀,影响砂浆的匀质性及和易性。
(5) (5) 在水泥砂浆中掺加微沫剂(微沫砂浆),由于管理不当,微沫剂超过规定掺用量,或微沫
剂质量不好,甚至变质,严重地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6) (6) 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方法和强度取值等,没有执行规范的统一标准,致使测定的砂浆
强度缺乏代表性,产生砂浆强度的混乱。
(1) (1) 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材质情况进行试配,试配时应采用重量比。在满足砂
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强度。如低强度等级砂浆受单方水泥预算用量的限制而不能
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应适当调整水泥预算用量。
(2)建立施工计量器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2) (2) 无机掺合料一般为湿料,计量称重比较困难,而其计量误差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故应
严格控制。计量时,应以标准稠度(120mm)为准,如供应的无机掺合料的稠度小于120mm时,
应调成标准稠度,或者进行折算后称重计量,计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4)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石灰膏、微沫剂的掺量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5)砂浆搅拌加料顺序为:用砂浆搅拌机搅拌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
料,通过搅拌叶片和砂子搓动,将塑化材料打开(不见疙瘩为止),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
水泥。用鼓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制砂浆,应配备一台抹灰用麻刀机,先将塑化材料搅成稀粥状,
再投入搅拌机内搅拌。人工搅拌应有拌灰池,先在池内放水,并将塑化材料打开至不见疙瘩,
另在池边干拌水泥和砂子至颜色均匀时,用铁铣将拌好的水泥砂子均匀撒入池内,同时用三刺
铁扒来回扒动,直至拌合均匀。
(7) (7) 试块的制作、养护和抗压强度取值,应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
一90)
的规定执行。
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1) (1) 砂浆和易性不好,砌筑时铺浆和挤浆都较困难,影响灰缝砂浆的饱满度, 同时使砂浆与砖的粘结力减弱。
(2)砂浆保水性差,容易产生分层、泌水现象。
(3)灰槽中砂浆存放时间过长,最后砂浆沉底结硬,即使加水重新拌和,砂
浆强度也会严重降低。
(1) (1) 强度等级低的水泥砂浆由于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和过细的砂子,使砂子颗粒间起润滑作用的胶结材料——水泥量减少,因而砂子问的摩擦力较大,砂浆和易性较差,砌筑时,压薄灰缝很费劲。而且,由于砂粒之间缺乏足够的胶结材料起悬浮支托作用,砂浆容易产生沉淀和出现表面泛水现象。
(2) (2) 水泥混合砂浆中掺人的石灰膏等塑化材料质量差,含有较多灰渣、杂物, 或因保存不好发生干燥和污染,不能起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作用。
(3)砂浆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
(4)拌好的砂浆存放时间过久,或灰槽中的砂浆长时间不清理,使砂浆沉底结硬。
(5)拌制砂浆无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无法用完,而将剩余砂浆捣碎加水拌和后继续使用。
砖砌体工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