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企业和谐经济建设.doc小议企业和谐经济建设
摘要: 企业和谐经济建设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经济基础。本文在对企业和谐经济理论进行简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企业和谐经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企业和谐经济建设的思路。霍州煤电公司的和谐经济建设也为企业和谐经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关键词:企业; 和谐经济; 建设
一、新理念的引入
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和谐经济”作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目前对“和谐经济”的解读大都是从政府的视角出发,聚焦于政策导向和政府职能,是国家范围内的“和谐经济”。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能够关注、推动的往往只是一个企业的运作。企业在为股东创造利益和为社会提供税收的同时,其作为社会人,也在最大程度地影响社会存在,如对就业、资源、环境等均有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在平坦世界里这种影响已经无国界,并且正随着企业的日益巨型化而更具威力。企业的这种社会影响也开始成为全球衡量企业优劣的基本标尺。因此,转换视角,把“和谐经济”的理念引入企业,据此解决企业内外的不和谐因素,对于构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笔者从2006年以来一直关注这一领域,作了一些调研,也在实践中作了些尝试,愿就此抛砖引玉,供大家借鉴。
二、对企业和谐经济的认识
(一)和谐经济的含义
追本溯源,“和谐”是指各个部分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经济”即“经邦济世”,是一种大胸襟、大气魄。其中,经,治理也;济,拯救也。两相结合,是一种追求各部分相互协调、谋求经邦济世的高远理念。
从国家这一宏观层面来看,和谐经济体现为一种生产要素良好匹配、人与人之间经济活动和经济利益协调与融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于个人权利受到承认和保障、政府越职滥用权力的行为受到严格制止,从而使客观经济规律得以正常运转,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所引发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状态。这个层面上的解读已得到了理论界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从企业这一微观层面来看,“和谐经济”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构建企业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运动,实现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权益的协调与融洽的理想状态。这就要求企业家的视野更为开阔,从以往单纯追求利润的思维中超脱出来,拓展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其中,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运动是途径;各个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社区)之间权益的协调与融洽是目的。这个层面的解读在目前还是一个空白,也是下文探讨的一个重点。
(二)企业和谐经济的标志
小议企业和谐经济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