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化学 4知识点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化学 4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06年2月13日星期一2月16日星期四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
第一节油脂(2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常识性了解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
油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油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安排:
(强调)化学X班的学习速度必须加快,而且习题与预习只能抽时间完成,“自觉”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
(预习)10分钟完成《优化设计》P78“自学导引”
初步掌握油脂的基本知识,并熟悉课本。
(重点)1、油脂的通式:
2、油脂的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酯的水解(酸性、碱性条件)
方程式: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书上有其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了解)肥皂的相关性质:
高级脂肪酸钠制的肥皂-钠肥皂(硬肥皂)-生活用普通肥皂
高级脂肪酸钾制的肥皂-钾肥皂(软肥皂)-理发店、医院和汽车用的液体皂
肥皂的去污原理:P76《科学视野》
憎水基(烃基,易溶于油脂)―――亲水基(-COO-)(易溶于水)
(重点)(2)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还原反应、加成反应)
通过催化加氢,提高饱和度,转变成半固态的脂肪。
这样制得的油脂叫人造油脂(硬化油)
化学方程式:
(习题)教材P78:1、2
(作业)教材P78:3、4
教学效果:
9班非化学学生只有16个,所以教学时的课堂效果非常好。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充分活跃思维,通过学习化学拓宽自己的思考方法。放慢讲课速度,尽量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作业量少,不增加学生课余的负担,简单练习课堂完成。
2006年2月20日星期一2月23日星期四
第二节糖类(2课时)
教学目的:
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掌握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掌握蔗糖和麦芽糖的性质和用途。
掌握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
重点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及用途。
教学难点:
重点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及用途。
教学安排:
(自学)10分钟时间完成《优化设计》P83“自学导引”
(整理结构)
葡萄糖
C6H12O6
同分异构体
多羟基醛
银镜反应
果糖
多羟基酮
无银镜反应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糖: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低聚糖: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mol单糖
蔗糖
C12H22O11
同分异构体
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麦芽糖
水解为两倍的葡萄糖
二糖
淀粉
(C6H10O5)n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不是同分异构体
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纤维素
多糖:1mol糖水解后产生很多摩尔单糖
(重点)1、葡萄糖的结构:CH2OH(CHOH)4CHO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重要生理作用)
C6H12O6+6O26CO2+6H2O放出大量热(能量)
(2)还原反应(醛基的性质)
CH2OH(CHOH)4CHO+2Ag(NH3)OHCH2OH(CHOH)4COONH4+H2O+2Ag↓+3NH3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2H2O+Cu2O↓
(C6H10O5)nC6H12O6C2H5OH+CO2
(阅读)资料卡片P79、P80、P83
糖类化合物的组成、通式、名称“碳水化合物”的由来及准确性。
糖的相对甜度。
食物纤维对人的生理作用。
(习题)教材P85:1~5
(作业)教材P85:6
教学效果:
结合小测验,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在回忆中学习。重点放在葡萄糖的性质探讨方面,复习醛的特征反应。
学生对于简单计算的表达非常欠缺,这点在以后还要强调。
2006年2月27日星期一3月2日星期四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2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掌握蛋白质的结构、性质以及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认识核酸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安排:
(自学)10~15分钟完成《优化设计》P88~P89“自学导引”。
1、氨基酸2、蛋白质3、酶4、核酸
(归纳)氨基酸:
1、定义:羧酸分子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取代羧酸)
2、通式:R-CH(NH2)-COOH(α-氨基酸)
3、例如:氨基乙酸(乙氨酸,甘氨酸)H2N-CH2-COOH
α-氨基丙酸(丙氨酸)CH3-CH(NH2)-COOH
α-氨基苯丙酸(苯丙氨酸)
4、性质:
(1)物:无色晶体、熔点较高,受热熔化分解,一般溶于水,难溶乙醇、乙醚。
(2)化:两性(溶于酸,也溶于碱)
羧基显酸性:-COOH+NaOH-COONa+H2O
氨基显碱性:-NH2+HCl-NH3Cl
成肽反应:-COOH+H2N--CO-NH-(肽键)+H2O
(联系)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M>10000)蛋白质
(归纳)蛋白质:
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C、H、O、N、S等)
结构:一级(氨基酸连接方式)二级(多肽链卷曲盘旋折叠的空间结构三级(蛋白质分子的盘曲折叠,亚基)四级(亚基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
性质:
两性:类似氨基酸。
水解:酸、碱、酶的作用下肽类化合物氨基酸
盐析:少量盐促进溶解,高浓度的盐降低溶解可逆过程
变性:物理因素(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甲醛等)
不可逆过程
颜色反应:含苯基的蛋白质+浓硝酸沉淀变黄
1965年中国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
(学与问)松花蛋的腌制原理:传统的方法是将灰料及食盐敷在鲜蛋外,灰料的主要原料一般都包括生石灰,纯碱以及草木灰。蛋白质变性。
松花蛋=皮蛋松花为氨基酸形成的盐的结晶。
(联系)蛋白质酶(由细胞产生、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2、高度的专一性。
3、高效催化作用。
(了解)核酸: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生长、繁殖、遗传、变异)
脱氧核糖核酸(DNA,细胞核)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糖核酸(RNA,细胞质)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1981年我国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习题)教材P94:1~5,《优化设计》P90:自主学习1~9
教学效果:
本节内容较简单,无论是哪个班都完成了任务,只是习题还有少部分没有完成,总的来说。课堂效果都不错。毕竟人数少,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
化学 4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