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考前知识点复习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前知识点复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化学史:
(1) 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 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 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 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5) 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6) Cl2的发现者——舍勒(瑞典);
(7) 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
(8)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9)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
(10) 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
(11) 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2、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石膏(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绿矾:FaSO4·7H2O干冰:CO2
明矾:KAl(SO4)2·12H2O漂白粉:Ca(ClO)2、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
皓矾: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NH4)2(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4(乙炔)TNT:三硝基甲苯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无毒,但破坏O3层。酒精、乙醇:C2H5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醋酸:CH3COOH
甘油、三醇:C3H8O3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CH2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CH2O2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能使蓝墨水褪色,呈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
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
3、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
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FS——黑色固体
BaCO3、Ag2CO3、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AgBr—浅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SO3—无色固体()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熔点也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把生铁提纯
,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它不溶于酸溶液
,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FeCl2、Br2
,致使有色物质的颜色消失,即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则其氧化性越强
:电石、硫化铝、红热的炭、过氧化钠等
,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二、“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HCOOH=H++COOH-
,分子晶体不都是共价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
,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100nm)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
-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
、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电泳、电离、电化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
、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与Cl-;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
,
,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
,故胶体带有电荷
,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
、液氯、液态二氧化硫等皆为非电解质
,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
,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
,生成NA个胶体微粒
、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化学实验”知识模块
、氢氧化铜悬浊液、氢硫酸等试剂不宜长期存放,应现配现用
,应先取出集气瓶,再取出导管,后停止加热
、醋酸铅试纸、pH试纸、石蕊试纸在使用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
,所用锥形瓶不能用未知NaOH溶液润洗
,浓氨水、氢氟酸、漂白粉、液溴、汽油、乙酸乙酯等均需密封保存
,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
,可用50mL碱式滴定管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下降的速度
,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
,加热试管,溶液变红色,冷却后又变无色。确定溶液成分
、氯仿、己烯、酒精、苯酚水溶液、纯碱溶液
高考前知识点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