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一生物必修一1 2章知识点总结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一生物必修一1 2章知识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走近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遗传变异④应激性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说明
艾滋病病毒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繁殖
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繁殖和运动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人
多细胞生物
缩手反射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繁殖、生长
和发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
,都是在细胞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因此,培养病毒要在活细胞中进行,不可用培养基。
结构层次
特点(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心肌、上皮细胞
组织
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神经、肌肉、上皮组织
器官
几种不同组织结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
脑、脊髓、小肠
系统
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种器官的组合
神经、循环、消化系统
个体
由若干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一个个体
人、龟、草履虫
种群
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某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
群落
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构成一个群落
某区域内的所有种群
生态系统
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龟生活的水体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其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其中,细胞是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
:如草履虫、衣藻、大肠杆菌、变形虫、蓝藻、细菌、眼虫、酵母菌等,其单个细胞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它既属于细胞这一层次,又属于个体这一层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由多个种群组成。
;单细胞生物只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
、分子或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
生命活动
基础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细胞代谢
生长发育
细胞增殖、分化
遗传与变异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①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
②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放大的只是长度和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
,所以想要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的方向应一致(偏哪移哪),但显微镜下的物像不改变物体转动的时针方向
镜头种类
长度
放大倍数
视野大小、明暗
物镜
长
大
小而暗
短
小
大而亮
目镜
长
小
大而亮
短
大
小而暗
所以,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大小、明暗成反比
先在低倍显微镜下寻找视野
取镜安放
,左手托住镜底
对光
,使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中央
,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的观察到明亮的视野
低倍镜下观察
,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央(装片的制作程序:擦拭载玻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匀→盖片→染色<滴入,吸水纸吸引>→观察)
,直到接近装片为止(~1cm),眼睛应注视装片与物镜之间,以免压坏装片
,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使看到物像清晰
高倍镜下观察
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较大的光圈、使用凹面镜)增加视野亮度
(禁止调节粗准焦螺旋)
①一行细胞数量----反比→放大倍数
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的细胞数量---反比-→放大倍数的平方
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细胞内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原核细胞只有一条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位置,这个区域被叫做拟核,所以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
:杆、球、螺旋、弧(乳酸菌全称为乳酸杆菌,所以它也属于细菌)
真菌:食用菌(蘑菇、木耳等)、酵母菌、霉菌(青霉菌、曲霉菌等)
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球藻
,细胞质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种自养生物,宏观状态以水华和发菜的形式呈现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分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不
同
点
大小
较小(1μm~10μm)
较大(10μm~100μm)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素、液泡等
细胞核
无染色体,有环状DNA分子,称为拟核
有以DNA分子为主要成分的染色体
细胞壁
有
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举例
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氏体等
动物、植物、真菌等
相同点
——核糖体以及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注:原核细胞除了支原体都由细胞壁,但高中一般不做要求,所以看见类似问题的答案以“有细胞壁”为准
,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1543年
比利时的维萨里
法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并命名为细胞
19世纪
德国的施莱登、施旺
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
德国的魏尔肖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种类大体相同),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但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HONPSKCaMg等FeMnZnCuBMo等
最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97%)
大量元素(含量多)微量元素(含量少,但不可或缺)
细胞鲜重各元素含量:O>C>H>N
细胞干重各元素含量:C>O>N>H
(鲜重是有水存在的正常生活状态下的重量,干重是除去水的重量)
水:细胞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无机化合物
化合物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CHO
有机化合物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CHONP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CHO(NP)
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CHON
①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②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③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脂肪和蛋白质
①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②有机物的检测
材料
试剂
颜色反应
可溶性还原糖
苹果、梨
斐林试剂
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脂肪
花生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苏丹Ⅳ染液
红色
蛋白质
豆浆、牛奶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淀粉
面粉
碘液
蓝色
③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NaOH溶液
CuSO4溶液
NaOH溶液
CuSO4溶液
检测物质
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蛋白质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加入(现用现配)
先加入A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4滴,摇匀
反应条件
水浴50℃~65℃加热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反应现象
出现砖红色沉淀
样液变紫色
④实验步骤
⑴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
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
↓(振荡呈蓝色)
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
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棕色→砖红色沉淀)
注意:
,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用来与鉴定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以增强说服力
,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切勿分别加入生物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
,试管底部不能触及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能朝向实验者,以免造成烫伤
:含还原糖丰富,颜色浅的植物材料
⑵脂肪的鉴定: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
①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2~3min)/苏丹Ⅳ染液(1min)
②吸水纸吸去染液,滴加50%的酒精,洗去浮色
制片
③吸水纸吸去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显微镜观察
观察:苏丹Ⅲ染液使脂肪呈橘黄色,苏丹Ⅳ染液则使脂肪呈红色
注意:染色时用酒精冲洗浮色,这是因为苏丹染液能溶解在酒精中
⑶蛋白质的鉴定:
制备组织样液:黄豆组织样液或鸡蛋白组织样液
↓
取样液2ml加入试管
↓
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溶液不变色
↓
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溶液变紫色
↓
结论:说明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
注意:
,要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加入化学试剂发生反应后的颜色作对照,以增强说服力
,鸡蛋白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黏固试管,不易洗刷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氨基酸
:
⑴结构通式:
⑵结构特点
①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②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中心碳原子)
③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R基的不同导致各氨基酸的性质不同
必需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
成人有8种,分别是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谐音:笨蛋来宿舍亮凉鞋),婴儿比成人多一种组氨酸
氨基酸
(20种)
②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内可以合成,有12种
⑴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脱水缩合盘曲折叠
氨基酸肽链蛋白质
⑵氨基酸的结合方式
H
H
R11
H
H
H2N-C-COOH﹢H2N-C-COOHH2N-C—CO—HN—C-COOH﹢H2O
R21
R21
R11
肽键
二肽
①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结合方式
注意:
,侧链基团上面的氨基与羧基不参与脱水缩合反应
,是羧基(—COOH)脱去一个—OH,氨基脱去—H
②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③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含一个肽键的化合物
④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含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几肽就是由几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
⑤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又叫肽链
⑶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
H
H
H
H
H2OH2O
H2N—C—CO-HN—C—CO—NH—C-…-C—COOH
R21
Rn1
R31
R11
二肽
多肽(肽链)
↓盘曲折叠
蛋白质
⑷蛋白质的形成
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结合在一起,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⑴氨基酸角度: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⑵肽链角度: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3、蛋白质的功能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功能
举例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的重要物质
肌肉、毛发等含有结构蛋白
催化作用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运输作用
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
信息传递/调节作用
胰岛素等蛋白质类激素
免疫功能
抗体可抵御抗原的侵害
﹦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环肽的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
:氨基数﹦羧基数﹦肽链数
普通肽链氨基/羧基总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羧基数
环肽氨基/羧基总数﹦R基上的氨基数/羧基数(环肽所含的氨基/羧基,只存在于R基中)
﹦氨基酸的总量﹣水的总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18×水分子数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⑴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液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⑵实验步骤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①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的NaCl)
②用消毒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
③烘干载玻片
水解
①在小烧杯中放入30ml8%的盐酸和烘干的载玻片
②在大烧杯中加入30℃的温水
③水浴保温5min
冲洗涂片
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
染色
①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②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5min
③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观察
先低倍镜下观察,再换成高倍镜观察
注意:
①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②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需现用现配,混合后再使用
③生理盐水的作用: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④漱口的作用:防止混杂食物残渣
⑤烘干的作用:使细胞紧紧附着在载玻片上,防止细胞在浸泡水解与冲洗中丢失
⑥缓水流的作用:防止细胞被水流冲走
⑦载玻片加热时要时刻注意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移动,原因是防止载玻片受热不均而破裂
高一生物必修一1 2章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