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知识点及练习.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知识点及练习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知识点及练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可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
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
(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被人耳接收,人就听到了声音。在真空状态下,因为发声体周围没有介质,无法形成声波,因此不能将振动向外传播,也就不能传声。
3、声速
(1)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2)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原因是:介质不同,其传播声音的性质、方式也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3)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4、回声
(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去,遇到较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听起来更响亮。因此,在一般条件下,我们距离障碍物至少17m才能听到回声。
(3)应用:可以利用回声测距离,如测海底的深度等等,在利用回声现象求人距离声源的距离时,如果用s表示距离,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声速,则s=vt/2
5、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项目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声音的特征
影响因素
频率
振幅和距离
发声体本身、如材料、发音方式等
描述
尖细或低沉
响亮或微弱
改变方法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
改变力的大小
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等
描述
如尖锐刺耳
如震耳欲聋
如“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
1、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2、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偏离中心位置最大距离
6、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声源,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
(1)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并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声波传到耳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2)骨传导:声音也可以通过骨骼传声,这种方式叫做骨传声。
声音在空气与在骨骼中的传播不同,引起的听觉也不同,例如人听自己的录音时感到很陌生,原因就是人听到自己的说话声是通过头骨、颌骨传导的,而录音是通过空气传导的。
7、规律总结:声音由产生到传入人耳引起听觉可分为三个阶段:1、发声体的振动产生声音2、介质(空气)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噪声的防治同样可以根据以上三个阶段进行,即防治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9、听不到的声音
由于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称为可听声音。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10、
1、为了减少噪声枵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_________处减弱噪声。人们以____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2、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称为___。
 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___的响度大,___的音调高。
4、“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传
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电磁_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6、,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
7、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8、“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9、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___。
10、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2、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一句是音调
3、 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6、如图2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图2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图3
8、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变。下列做法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
,通过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保持电阻不变来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为了使研究更方便,我们通常用一个电阻来替代多个电阻

9、下列情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他是在调琴声的响度
,学校周围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10、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11、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12、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

1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14、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振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所以人听不到
,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知识点及练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莫比乌斯
  • 文件大小729 KB
  • 时间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