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的基本知识
消毒隔离中常见的基本概念
清洁:是指用物理的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的过程。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过程。
消毒隔离中常见的基本概念
无菌物品:经过物理和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无菌区:经过物理和化学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有菌区(非无菌区):未经灭菌处理或经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消毒隔离中常见的基本概念
生活垃圾:未和病人接触的物品,一次性卫材的外包装,包括玻璃瓶等。
医用垃圾: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消毒隔离中常见的基本概念
终末消毒:是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用物、所住病室和医疗器械进行的消毒处理。
临床上常用的消毒剂
灭菌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
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并对细菌芽孢有显著灭菌作用的制剂。如含氯的消毒剂(健之素)、过氧化氢等。
临床上常用的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能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的制剂。如酒精、安尔碘。
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如氯已定。
各类物品的消毒
%过氧乙酸消毒,浸泡30分钟。
止血带用后浸泡在500毫克/升健之素30分钟。
%过氧乙酸消毒,浸泡30分钟。吸痰桶用500毫克/升健之素消毒。
各类物品的消毒
呼吸机表面、注射泵、输液泵、监护仪、鼻饲泵每天用含氯的毛巾擦拭,浓度500毫克/升。特殊感染的病人加大浓度至500-1000毫克/升。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
处置台、病床、床旁桌、椅、病志、护士站吧台、门把手用250-500毫克/升健之素毛巾擦拭。一人一用一消毒。
各类物品的消毒
呼吸机管路、喉镜环氧乙烷消毒,每周一次。
被传染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医疗物品,应按照消毒-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处理。
消毒隔离的基本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