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解读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演变
上世纪50年代-卫生部单项规章和标准;
1964年-国务院《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
1982年,《食品卫生法(试行)》;
1995年,《食品卫生法》;
2004年7月(阜阳奶粉事件后)起,国务院成立《食品卫生法》修改领导小组;2009年2月(三鹿奶粉事件后)《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一是总局起草修订草案阶段。
二是国务院审议阶段。
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
三、修订过程
2017/8/23
总局起草修订草案阶段
2013年5月,国务院决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列入一档立法计划,总局成立了以张勇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
2013年10月10日,总局向国务院报送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2017/8/23
国务院审议阶段
2013年10月,网上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201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
2017/8/23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
2014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一次审议;
2014年7月,网上公开向社会征求公众意见;
2014年12月,进行第二次审议,并形成第二次审议稿,再次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2015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2017/8/23
《食品安全法》修订的背景与当前食品安全形势
《食品安全法》基本框架与特点
食品生产、经营须符合的法定要求
生产过程控制
食品安全事件处置
一、修订背景与当前食品安全形势
修订背景与当前食品安全形势
集中起来,主要有8个方面的原因
食品违法行为依然存在
监管能力、方式等不能适应形势需要
农产品安全还存在突出问题
法律责任偏轻、法条存在漏洞
修订背景与当前食品安全形势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民生、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一、改革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二、建立最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落实“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三、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需要
四、以法律形式保障体制改革成果、推进监管制度落实的需要。
2015年版食品安全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