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
外一科高俊霞
2015-6
前言
输液反应为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的各种非治疗效应,为医源性不良反应,也称为热原反应。
输液反应无可预见的规律性,为保证输液质量及正确的临床应用,必须严格监控每一个环节,做到全程质量控制与药学服务相结合,控制临床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纲
输液查对制度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分类及症状
输液反应的直接诱因
输液反应的人为因素
运用药学服务理念,控制输液不良反应
、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对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需询问过敏史
使用毒麻药时要反复核对
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发现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
及输液器,保留静脉通路及液体
报告主管医生,并遵医嘱给药,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抢救过程
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按程序封存相关药品和器材送药剂科,由药剂科同时取
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分别送检,封存时由当班护士、
医生、家属或病人三方签字并注明时间和地点
热原反应
过敏反应
细菌或真菌污染反应
寒战
发热
呕吐
内毒素
微粒
活菌污染
低温输液
致敏原
①内毒素又称为热原,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当进入体内的细菌内毒素达到一定量,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致发热。联合用药时,容易使致热物质叠加而发生不良反应。
某病区使用葡萄糖500毫升,加庆大16万单位,,一个月连续出现8例热原反应,残液检测结果:细菌内毒素阳性,但各种药物分开检测则符合规定,在无菌条件下再次模拟将以上药物配伍后细菌内毒素又是阳性。
尽量减少药物配伍种类
输液反应的观察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