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写作之泉汩汩流.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写作之泉汩汩流 】是由【四玉辈】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写作之泉汩汩流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写作之泉汩汩流
林艺梅一、案例背景
那一年9月,我有幸被安排到安溪龙涓崇文中学支教,这是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学校安排我接任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刚上课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也都能够解答出来,我暗自高兴了一阵子,心想山里的孩子也不比城里的孩子差。然而,过不了多久,我布置写作文,这可苦煞了他们,他们一个个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而后科代表收作文,我一看,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没交,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抄一篇了事,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可是好作文不多,这是我始料不及的。第二天上课,我问学生写作文有那么难吗?多数学生回答说没什么可写,无话可说。我想想也有点道理。崇文中学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寄宿生,即使是走读生,也很少实践,没有真实感言可写,整天在教室里“一心只读课内书”,很少接触课外书籍,难怪他们没有写作素材。看来下回写作文时,我得考虑如何让他们有话可说,即使不能下笔千言,也要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二、案例过程
阎立钦等人编写的《语文教育学引论》中提到“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和爱好,就能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满腔热情地参加作文训练。”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于是,我认为写前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是指导的首要工作。
又是一次作文训练课,那一回刚好学了八年级上册的一些说明文,单元训练中有一个写作要求是“说不尽的桥”,里面有一个写作设计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家乡的桥。我想如果布置一篇题为《家乡的桥》的作文的话,多数同学可能又要交白卷。于是,我灵机一动,便采用以情激发、以趣激发、以境激发、以物激发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我便说:“同学们,我来龙涓才两个多月,初来乍到的,对龙涓还很陌生,早听说龙涓山美,水美,物美,人也美,今天,你们愿意当一回向导,向我介绍介绍你们可爱的家乡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愿意。”接着我便在黑板上写出本次作文训练的题目“向你介绍我的家乡”,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同学们一看作文要求,一个个乐开了花,有些同学冒出了一句“谁不说俺家乡好”。我赶紧趁热打铁,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圆内写了“龙涓”两个字。开始抛砖引玉,问学生介绍家乡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于是,他们七嘴八舌说开了……我也不急着让他们安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我敲了敲桌子让他们静下来,瞧他们的脸一个个像开了苞的花儿,有高兴,有自豪……我便要求学生上台发言,把他们刚才想到的说出来,而我在黑板上写出来并稍作归纳。有说家乡的景美,如仙峰岩;有说家乡的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如李安祖祠;有说家乡的小桥多;有说家乡的特产多,如龙涓香菇、龙涓咸菜、龙涓草笋子、龙涓苦菜干;有说龙涓人讲究吃,如龙涓肉冻、红酒炖鸡汤、炖稚兔汤、蕨菜排骨汤;有说家乡风俗的,如祭祖逛灯;有说龙涓人勤劳淳朴的……看到他们热情高涨,我忙不失时机表扬他们一番。接着我又顺水推舟说:“我多想去欣赏一下龙涓的好山好水,多想去品尝一下龙涓的特色小吃,多想去聆听一下龙涓人的心声,同学们,你们能帮我实现吧?”他们又异口同声地说:“没问题”。我便又安排他们把刚才说的人、事、物、景大胆地尽情地写在作文本上,不必在意好坏,也不必在意谋篇布局。我干脆把作文要求中的“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放弃了,只要求他们拟个标题就行了,文体不限,而且安排一节课时间让他们课堂完成。
写作时,全班静悄悄的,连班里最经常不交作文的男生也拿起笔来不停地写着。一节课匆匆而过,我收齐了作文本。回到宿舍,我又马不停蹄地翻阅每本作文本,里面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作文风格也各具特色。
有人写《向你介绍龙涓蕨菜干》:“春天一到,万物复苏,这是上山采摘蕨菜最好的时机。春雨过后,山涧幽谷中长出一丛丛嫩绿的蕨菜,它的茎长长的,茎的尾部弯卷着,叶子还没有舒展出来,春风一吹,它们摇曳着身姿,仿佛在向你招手。叫上几个伙伴,提着篮子争着采摘蕨菜真是痛快。……”
有人写《老师,我请你吃爆炒蜂虫吧》,有一个调皮的男同学写道:“春暖花开时,又可以捅蜂窝了……回家后,先把蜂蛹用清水洗一下,接着滤干了,在油中炸一下,然后捞出来打入两个蛋,加点葱花、盐、调味品搅拌均匀,再倒入热锅中爆炒一下,一道鲜美的小菜就完成了。这可是少有的山珍野味,老师,请你尝尝吧!……”
还有人写龙涓红酒的制作过程,有人写护国岩的美丽传说,有人写崇文中学的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有人写正月十五的生猪祭祖仪式,有人写龙涓茶园香飘万里……看着这些趣闻逸事,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忍不住发出感叹:学生写作文不是没东西可写,而是缺乏启发诱导。
三、案例反思
这次写作教学,我收获不少。学生一个个尽吐心中所想,个别同学虽然只写了一张作文纸,但是是他们的真实言语。尽管有些同学还不懂选取材料,把家乡的方方面面全部包括,写了满满四张作文纸,但这又何妨。“欲速则不达”,写作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一下子教会学生妙笔生花。学生生活圈太小了,想教他们写作,首要的任务应该是让他们有话说,而且有真话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比那些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千人一面的作文要好得多。《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构思取材、驾驭语言、文体限制、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要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实现,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作本是生命个体抒写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实践活动。如今的中小学生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学生,他们被封闭在学校里,远离社会,生活单调枯燥,面对作文题,真是无话可说。这该如何解决呢?国际上通行的作文教学程序是: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我想解决学生无写作素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写前指导,不要老是按照“命题—习作—批改—讲评”的教学模式完成写作教学任务。老师要为学生构建宽松的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创设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让他们爱写、想写。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说的就是要言之有物、写出真情实感。写作该重内容,而不能只重形式和技能。老师应该解放学生,特别是解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去体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还要降低写作的门槛,不要有过多的束缚,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
这次的习作,学生是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完成的,不再谈写色变,更没有硬着头皮被逼着写的感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写作泉眼,写作之泉定就会汩汩流淌。94173880

写作之泉汩汩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四玉辈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