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背景
戊戌变法
一、甲午战争后民族
危机的加深
变法的背景
二、维新运动的兴起
变法的兴起
三、百日维新
变法的高潮
四、戊戌政变
变法的失败
民众的痛苦(外债﹑赋税)
苏州苏纶纱厂车间
三幅图分别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怎样的社会现象?三幅图有何内在联系?这与戊戌变法有何联系?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史实.
2、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探究一
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
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造出这幅画的?
(一)
知识回顾:
①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开设工厂
②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
2 、跟以前不平等条约相比,内容上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开设工厂
以商品输出为主以资本输出为主
(二)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经济掠夺:
政治侵略:
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中国
清政府向列强借债情况表
年息重、获利高;附带条件多、还债年限长,便于长期控制经济进而控制政治。
白银7亿两
偿还本息
白银3亿两
共计
45
36
36
年限
4﹒5厘
5厘
4厘
年息
1600万英镑
1600万英镑
4亿法郎
借款额
英、德银行团
英、德银行团
俄、法银行团
债主
1898年
1896年
1895年
时间
以海关税款为抵押
允许参与海关管理
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
以海关关税为担保
以内地税收做抵押
由外国人控制海关
附带条件
国名
在中国投资的铁路
共计
英国
2800英里
6420英里
俄国
1530英里
德国
720英里
比利时
650英里
法国
420英里
美国
300英里
(截至1898年11月)
不仅控制铁路沿线的土地资源,
还把经济势力和军事势力渗透到那里。
修路
戊戌变法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