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民道德的经济学分析.pdf20031 祝琒衝 No1
关于公民道德的经济学分析
顾书桂
(210096)
摘要:利益标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最直接、最基本的评价标准。公民道德水准从根本上取决于公民道德成本与
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我国公众道德水准的变迁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的确立与道德建
设的有效性取决于对个人利益的尊重与台理界定。
关键词:道德水准:道德成本:
中固分娄号: A文章编号穇—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断言.“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形态,物质利益标准都是决定
容,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人们道德的最基本的标准,不存在超越其上的抽象的理
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为人们所承认。本文试图从性标准”圳”。恩格斯也曾经非常明确地指出:”人
经济学的角度对公民道德水准的确定及其变迁进行分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一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
析,并对我国今后道德规范的确立和道德建设的指导原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
则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41
然而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不同社会形态中的经济
一、利益标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关系也干差万别,作为道德评价标准最直接、最核心内
德最直接、最基本的评价标准容的利益标准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发展到了高峰。资
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大大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社会道自由平等,个人的独立意识空前增强:另一方面正如马
德规范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一方面,市场经济促使人克思所说,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独立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嗍¨““’,这使得资本
,市场竞争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也直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赤裸裸地直接表现为一种经济关
接导致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璓。, “经济系、一种利益交换关系。利益标;隹相应地也就成了资本
人”与“道德人”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经常发生主义社会道德评价的惟一标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同
2I(PI样是商品经济,利益标准无可景疑地应成为社会主义道
利还是重利轻义的艰难道德抉择。社会对当前的道德水德最基本、最直接的评价标准,但由于所有制和国家政
准和道德现状更是议论纷纷,贬多于褒。所有这一切, 杈性质的不同,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利益标;隹又具有不
客观上都需要我们从理论角度对道德现象进行科学的解同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一,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
释和说明。利益标准具有非对抗性。社会主义道德利益标准的实质
从最直接的意义上说,作为特定行为的评价依据. 是反对不劳而获的利益,争取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因
社会和个人的道德标准应与人的本质要求相符合。一种而每个道德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并不是必然地
行为是否道德,关键就看它是坚持还是违背人的本质要损害其他道德主体的利益。从总体上看,它只会以增加
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无论哪一个时代,经济关系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为特征。第二,社会主义道德的利
即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都是整个社会关系的核心和益标准具有集体性。在个人利益具
关于公民道德的经济学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