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史蒂文斯与马拉美诗歌创作比较.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史蒂文斯与马拉美诗歌创作比较
【摘要】分析史蒂文斯与马拉美诗歌创作相似性的原因,有直接影响、共同的哲学爱好、音乐爱好、对于现实的不同态度也导致两位诗人的艺术世界出了不同的美学旨趣。
【关键词】现实;虚无;哲学;悲观
史蒂文斯与?R拉美的诗歌存在着很多相似性,南方与北方、夏天与冬天,岩石与大海,鸟的意象这些都是二位诗人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对于音乐与抽象的喜好、对于想象力和虚无意识的共同兴趣等等。?R拉美于1842年出生于巴黎,史蒂文斯于1879年出生于美国宾西法尼州一乡下小镇,死于1955年。?R拉美死于史蒂文斯进入哈弗大学第二年,当时美国学术界出现了很多研究?R拉美诗歌的文章,?R拉美研究专家享利?雷德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并作了一系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演讲,史蒂文斯听过这些讲座并激发了他对象征主义的激情,并动手翻译了一些法国诗歌,史蒂文斯身边的一个文友曾经与?R拉美有过交往。
两个诗人都生活在哲学热的年代,在?R拉美生存的年代,德国古典哲学对法国诗人影响很大,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在法国成为一种时尚。史蒂文斯受教于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和桑提亚那,其诗歌中所涉取的哲学知识既是大量批评家津津乐道的原因,同时也是其诗作难以理解的原因。当然我们要认识到他们二人都不是专业哲学家,?R拉美依靠朋友向他介绍哲学知识,他读过一些哲学书,但并不深入和广泛。史蒂文斯也一样,他大量涉取了哲学知识,却从未深入研究过任何一个哲学流派,他晚年写作诗学论文《哲学合集》时引用的本子居然是一个同学的笔记。这种相似的教育背景,再加上天性对于玄妙与抽象的热爱,使得二人的诗作都出现了玄学的色彩。
二人的生活都是平静而安逸的,但是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轨迹却影响了各自的诗歌创作风格,史蒂文斯生活在安静美国小镇的一个幸福家庭,他与父母、兄弟姐妹一生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一生没有感受与经历过家庭压力与家庭悲剧,?R拉美生活在巴黎,他的一生总是伴随着家人死亡的悲剧:母亲、姐姐和唯一的儿子,他从小由善良的奶奶照顾,成年后在一所中学教授英语,他的家族传统是要做一个体面的仆人。在社会地位上,史蒂文斯享受着中产阶层的成功与富裕,在他的一生中他从来没有在经济上陷入困境,而马拉美虽然过的并不贫困,但也从来没有富裕过,中学教师的工资几乎很难维持他们一家人的开支,朋友担心他是否经济条件维持他抽香烟的开支。两人都生活在悲观时代,?R拉美生活的时代笼罩在普法战争失败的阴影当中,史蒂文斯生活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并经历了经济大箫条,但外在环境从没有影响史蒂文斯的乐观主义态度。
都生活在一个上帝逝去信仰消亡的年代,史蒂文斯与艾略特对于这个时代问题作出了完全相反的回答,艾略特认为现代世界是一个荒原,而史蒂文斯却是现代世界的快乐主义者与享乐主义者,以《手风琴》为代表,在后来的《弹蓝色吉它的人》、《秩序的概念》、《岩石》等诗歌作品中,诗人走向了老年人的安静与冥思。而?R拉美的诗歌创作也一直是悲观的,直到《牧神的午后》、《海内希尔德》这些诗歌作品成功以后他的
悲观情绪才在慢慢的减轻。但是他晚年还是写出了《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这样悲观绝望的作品。这是由两位诗人不同的艺术创作观所决定的。
在?R拉美的诗歌艺术世界里,现实是人类纯洁而冰冷虚无的的生存困境,他要逃离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完美的艺术世界,名诗《海洛

史蒂文斯与马拉美诗歌创作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