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选秀与翻唱
“所有你们认识的民谣歌手,几乎都参加过选秀,大部分人连上电视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刷下来了。”
《当你老了》现在有四五十种翻唱版本,有蔡明、杨洪基、庞勇、谭维维、宋小宝的版本,也有日语、英语版,赵照记得唯一与他打过招呼的只有李健和莫文蔚。莫文蔚是通过中间人联系的,而李健是自己专门去了赵照在北京安定门内分司厅胡同的工作室两三次。“我们俩聊了些关于音乐的话题,他在版权方面还挺有意识。”赵照记得李健对他说得明明白白,商演的时候尽量不唱这首歌,只会在演唱会上唱。
2015年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歌曲”中,李健不仅翻唱了赵照的《当你老了》,也翻唱了万晓利、钟立风等民谣歌手的作品,同年“中国好声音”冠军张磊翻唱了马?E的《南山南》,加之2013年底左立在“快乐男生”中翻唱了宋冬野的《董小姐》和赵雷的《南方姑娘》,使得中国民谣近两年在更普遍的社会阶层中获得关注。在音乐选秀节目与诸多翻唱之后,似乎,中国民谣作为一个音乐流派真正成为大众流行文化。民谣歌手赵照
《当你老了》因为音乐选秀节目以及李健和莫文蔚的翻唱火了,然而赵照却没变得那么火。赵照和很多中国民谣歌手一样,经历了从后海酒吧到音乐选秀节目的时代转变,虽然民谣现在成了大众文化,但作为民谣歌手,赵照正面临着新的问题。后海
如今赵照已经4年没有出过新专辑了。
他形容那种感受“都灰心了”。“我从2012年就说要出新专辑,结果一直到现在都没做出来。”此时下午4点,他刚睡醒没多久,在分司厅胡同的工作室里,对着电脑,放一首为新专辑制作的歌。“我特别着急,但着急到一定分儿上,就得接受现实。”最近几天他又在闷头做自己的专辑,录音、编曲,在此前的3天里,他没面对面与别人说过一句话。
没有出新专辑,并不代表着他这几年没有做音乐。自从《当你老了》这首歌火了之后,他接了很多为电影电视剧配乐的工作,也为旭日阳刚、老狼、凤凰传奇等歌手作词作曲。然而在这些合作中,一些是买断合同,意味着赵照为别的歌手作了曲写了歌词,交与别人演唱,这首歌以后与他就再也没有关系了,甚至连提都不能提。“所以只有专辑才是自己的,它会是一个答卷,证明我这几年没白过。”
说是工作室,其实这里是分司厅胡同四合院里一间小平房,符合对民谣歌手的所有想象。胡同大杂院里,10平方米房间加5平方米自建房,两台电脑、一张单人床、两把木吉他、一个沙发、一组调音台,音响上的罐子里插着六七把笛子,屋外的地上有一摊茶叶末,屋子里则缓缓地释出陈烟味。此时的北京已经入冬,他开着暖气也开着门窗,昨晚因为编曲他今天早上八九点才睡,现在需要喝口茶抽口烟清醒一下。
2003年从山东老家第二次来北京后,他就一直住在鼓楼附近。从最早住在北新桥,后来搬到小经厂胡同,之后又到北锣鼓巷、大经厂西巷、大经厂胡同,最后搬到现在的分司厅胡同。之所以一直住在鼓楼附近,主要原因是这里离后海近。“那时买了辆特别小的折叠自行车,从这边骑车10分钟就到后海了,把自行车往酒吧旁边一扔,扛上吉他就进去唱歌了。唱完很晚了,背着琴回住所,也特别方便。
”
新世纪初,后海沿岸的一排酒吧是北京一批“穷苦音乐人”的聚集地。赵照记得那时后海的酒吧驻唱竞争特别激烈,唱一晚上50块钱都有人干。他觉得那时每天“像战斗一样唱歌”,一晚上唱4个小时,中间只休息两次,所有歌不带重复,只要一杯加柠檬的可乐,唱到酒吧客人坐满为止。酒吧里当时点唱率最高的歌曲都是港台流行歌曲,赵照一个月也不见得能有一次机会唱回自己的歌。
早在1994年,大陆曾经出现过一个“校园民谣时代”。大地唱片公司制作人黄小茂搜集了北京高校1983至1993年的学生歌作,打出旗号――“校园民谣”,一时间大陆校园民谣的创作和出版风行开来。高晓松和老狼几乎一夜成名,《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不仅唱遍了校园,更成为一代人的记忆。这一时期,还伴随着城市民谣的创作风潮,比如朴树的《白桦林》、许巍的《那一年》等。但随着歌手们创作数量的减少、歌曲流行度的降低,以及港台音乐的大量进入,民谣的风光一去不返,开始成为一种小众群体的爱好,逐渐转向了地下。
1979年出生的赵照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80后”,也因此成了当时后海一帮年轻北漂中辈分最老的歌手之一。在来到后海之前,赵照有着标准的“北漂”故事,在三里屯酒吧街卖唱,在琉璃厂的琴行打工,被房东四处驱赶,被警察突袭检查暂住证。因为出来闯得早,他迅速在后海成为最有威望和资历的歌手。新歌手来到后海都会先找他,他为他们推荐驻唱酒吧,这样认识了很多当时还未成名的歌手。
赵照就是在那个时期认识的赵雷。赵雷刚到后海唱歌的时候才17岁,两人住得很近,所以也经常一起玩,后来赵照成了赵雷的师父,教赵雷吹口琴。彼时的后海留存着民谣的概念,尽管酒吧歌手们的歌曲选择五花八门,古今中外、大陆港台,从
民谣、选秀与翻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