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一节计量简史
丹江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概述
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传递的活动。
计量在历史上称为度量衡和权度,其含义包括:长度、容积、质量的计量,主要的计量器具为尺、斗、秤。
现代计量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度量衡和权度,计量比度量衡和权度更确切、更概括、更科学。
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
二、计量发展简史
计量发展的历史是与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5月20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计量日,主题是“计量与光”,庆祝光对人类生活的核心作用,认识计量在光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从促进更高效的能源生产,到更好地认识气候变化,再到改进城市和乡村的照明。
计量在中国历史上称为“度量衡”。中国古代用人体的某一部分或其他的天然物、植物的果实作为计量标准,如“布手知尺”、“掬[jū]手为升”、“过步定亩”、“取权为重”、“滴水计时”来进行计量活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不一致的度量衡制度在秦朝首次被统一起来,计量学在历史上首次引起重视。
量—测定计算
容积的器皿称为量。
衡—测量物体
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度—计量长短
用的器具称为度。
商代牙尺
秦朝官制量器
秦朝统一的衡器
公元9年,王莽铸造了“新莽嘉量”,实证了汉承秦制。新莽时期还发明了游标卡尺,与现代游标卡尺结构相似,这标志着传统计量理论的成型。
正中的圆柱体的上部为斛[hú],下部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截为合,下截为龠[yuè] 。器外有铭文,分别说明各部分的量值及容积计算方法。现存台湾省。它们的进位关系是: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2龠。
早在1800年前的汉代,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用来测量车辆行驶里程的“记里鼓车”,是人类计量的重大进步。
元朝元贞八年,杆称的出现及广泛应用也标志着计量学的渐趋成熟。
清康熙帝新自订营造尺,天平、铜砝码的出现标志着计量学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计量进校园(计量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