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上册
《动手做一做》教学设计
孙倩
教学目标:
1、从伊琳娜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理解郎之万“动手做一做”的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2、学会用普通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重点:理解科学家郎之万“动手做一做”的用意,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小马过河》一课中的小马最后通过自己试一试然后通过了小河,今天我们再说一个动手试一试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字词检测:问题如果金鱼道理鱼缸盛满怎么错误正确听懂装满动手科学家试一试哈哈大笑
2、合作读课文。
要求:同桌轮读,互相检查、互相评价自读情况,还要互相帮助。
3、指名读。
按自然段指名读,适当指导难读的字音和长句子的停顿。
4、再读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感悟理解。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课文发生了什么事,从伊琳娜和其他小朋友的不同回答切入课文学习。
出示挂图:这就是伊琳娜做实验的情景及结果。
妈妈为什么要让伊琳娜自己动手做,而不直接告诉她正确答案?
预设:(1)妈妈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2)妈妈想让女儿自己找答案。
(3)妈妈想告诉女儿,遇到问题要自己动手找答案。
2、小组合作学习。
郎之万为什么告诉大家一个错误的结论?
3、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预设:(1)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要自己动手去实践。
(2)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自己去验证。
(3)要他们从小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能光想,还要大胆求证,这才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4、指导学生读出伊琳娜质问的语气,指导学生读出郎之万哈哈大笑的语气。
四、拓展延伸。
1、你能说说“只有自己动手做一做,才知道对错”是什么意思吗?
2、你能用“只有……才……”说一个句子吗?
五、总结
同学们,我们要向伊琳娜学习。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动手去实践。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是我们成功的法宝。
动手做一做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