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黑皮凹子煤矿
回风井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措施
编制单位:黑皮凹子煤矿
矿长:于有学
编制:冯永亮
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会审意见
审核
张鹏飞
2011年6月28日
矿长助理
吴秀永
2011年6月28日
副总工程师
王步升
2011年6月28日
安全生产矿长
赵宏秀
2011年6月28日
总工程师
张鹏飞
2011年6月28日
回风井石门揭煤措施
一、石门揭煤工作面概况
1、回风井掘进作业点位于原来逸勒煤矿行人井井口附近,西至煤矿办公大楼煤柱,回风斜井以倾角22°向下施工,直到+1584标高落平,专作回风之用,,,采用半园拱形断面,砌碹或锚喷支护,设计长度为300米。,预计各煤层在停头前方揭煤斜距为:煤515米、煤 1250米、煤19100米、煤20205米。
煤层赋存及顶底板岩性特征
根据煤矿井下观测和钻探岩芯资料:煤层顶板完整,底板无明显的泥化现象。其稳定性为稳定至较稳定。
5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按10m统计,,其下为粉砂岩或细砂岩或泥质粉砂岩,较坚硬,致密、较稳固。
12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夹菱铁矿薄层,不稳定,易垮落;底板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薄煤层、粉砂岩及细砂岩组成,有泥化、底鼓现象。
19号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细砂岩组成不稳固,易垮落;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薄煤层组成,稳固性较差,有泥化、底鼓现象。
20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较稳固;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及薄煤,稳固性较差。
图1 煤层结构示意图
预计井筒穿过煤层4层,编号为5、12、19、20。其一般特征见表。
煤
层
编
号
全层厚度(m)
可采厚度(m)
煤层
间距
(m)
可采程度
稳定程度
煤层
结构
煤层顶
板岩性
煤层底
板岩性
其它
最小—最大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
5
-
-
全区可采
较稳定
较
简单
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粉砂岩、泥岩
一般含夹石1-2层,,-。
12
-
-
全矿区可采
较稳定
简单
粉砂岩
粉砂质
泥岩
含夹石0-4层,-
19
-
-
全区可采
较稳定
复杂
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泥岩
含夹石1-4层,.。
20
-
-
全矿区可采
较稳定
较
简单
粉砂质泥岩
泥质粉
砂岩
含夹石0-2层,,
3、临近矿井情况
煤矿邻近矿(恩盛煤矿、东渔煤矿)在生产中未出现过煤与瓦斯突出或瓦斯涌出现象。
二、井筒揭穿煤层前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九九条至二百零八条之规定。
三、石门揭煤措施
(一)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
在石门工作面距煤层最小垂距3~5m时,利用探明煤层赋存条件和瓦斯情况的钻孔或至少打2个直径为50~70mm的预测钻孔,在其钻至煤层时,用压风吹净钻孔钻屑后改用风煤钻配专业麻花预测钻杆打预测钻孔,钻孔必须穿透煤层至煤层底板。利用WTC瓦斯突出参数仪和MD--2型瓦斯解吸仪分别测定瓦斯解吸指标值K1和Δh2值,即每钻进1米采取一个煤样,测定一次钻屑量(S),每钻进2米用1~3mm筛子筛分钻屑取煤样,测定其瓦斯解吸指标K1和Δh2值。根据每个钻孔孔长的每1米的最大钻屑量和每2米的最大瓦斯解吸值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其突出危险临界值见下表。
突出危险临界指标值表
钻屑量
钻屑解吸指标
突出危险性
S
(Kg/m)
Δh2
(Pa)
K1
(mL/)
Smax>6
Δh2max≥200
K1max≥
突出危险工作面
2
Smax=6
200>Δh2max>160
K1max=
突出威胁工作面
1
Smax<6
Δh2max≤160
K1max<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0
即临界指标为:Smax=6kg/m,K1=/2,Δh2=200Pa
(二)石门揭煤防治突出措施
石门揭穿煤层时,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掏煤巷至石门揭
回风井石揭煤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