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
(征求意见稿)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特编制《江苏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计量工作。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计量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量传溯源体系日臻完善,技术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但是,我省计量工作的基础还不够牢固,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计量技术能力不足:计量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比重偏低;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迟缓,部分领域量传溯源能力仍存在空白;计量法规规章和监管体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监管手段不够完备有力,计量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缺乏。
在我省进入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将计量发展放在推进“两个率先”的大局中定位、谋划和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加快完善量传溯源体系,提供更高精度的计量测试手段,引导和支持企业生产高质量
的产品。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加强消费、健康、安全等领域的计量法制监管。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强化能源资源计量工作,推进能源资源计量数据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时代,迫切需要加快提升计量检测能力,为全面保障质量安全、人身健康、生态安全以及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总之,夯实计量基础、完善计量体系、提升计量整体水平,已成为江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增强江苏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基础建设、法制建设、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前瞻性和应用型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不断完善量传溯源体系、计量测试服务体系、计量监管和诚信计量体系,全面提升全省计量整体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为推进江苏“两个率先”奠定坚实的计量技术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服务经济为主要任务。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引导、支持企事业单位夯实计量技术基础,提高计量服务水平,发挥计量在产品研发、工艺设计、技术进步、质量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
二是坚持以保障民生为发展导向。紧贴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重点提升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食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的计量监管能力,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量传溯源体系,深化计量理论和科技研究,加快计量科技成果转化,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江苏计量技术水平。
四是坚持以齐抓共建为基本方法。把计量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社会共治,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的大计量工作格局。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全省量传溯源体系更加完善,计量服务功能更加齐全,计量法制体系更加健全,计量监管保障更加有力,较好地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计量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突破一些关键测量技术,为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先进的计量测试技术手段。研究建立新一代计量标准,提升全省最高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服务和保障能力。研制一定量的实用型标准物质,保证重点领域检测、监测数据的溯源性、准确性。建设符合新领域发展要求的计量实验室,推动创新实验基地建设跨越式发展。建立和完善江苏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江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促进江苏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计量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加强科学规划,建立更加完备、合理的量传溯源体系,不断提升各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检定能力。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大新兴产业及其重点发展领域,建立产业计量测试、能源资源计量、计量校准等服务体系,形成与本省科技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产业同步发展的计量支撑能力。鼓励企业计量技术升级,培育关键测量领域的自主核心技术,协力抢占全球同产业计量测试技术制高点,不断发展壮大江苏仪器仪表产业和计量服务行业。
计量监管体系运行高效有力。完善地方计量法规和规章,健全以法治为基础的计量监管制度;创新计量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以民生计量、能源资源计
江苏省计量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