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航空校企合作办学的探讨与实践.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航空校企合作办学的探讨与实践.doc航空校企合作办学的探讨与实践
摘要:从实践出发,分析航空维修人员市场现状,探讨了一种解决方式,由此出发,细化了几种不同操作实践,总结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应用航空主流的人为因素的模型,分析不同维度下人员培养的得失。
中国 7/vie
关键词:联合办学;维修;培养模式
一、合作目的
航空维修具有科技含量高,知识复杂程度高的特点,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一环,而合格的航空维修人员是重中之重,所以必须与有较强航空背景的院校合作,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维修人才。开展航空校企合作是人才引进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航空院校的优势和航空维修机构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还可以把控人员培养的方向和标准,迅速弥补维修机构人员短缺的现状,大大缩短新引进人员岗位培训的时间。
二、合作的原则
双方合作本着双赢的原则才能调动企业和院校的积极性,企业可以在合作中获得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为企业节省了培训成本,提高了新员工的工作参与率。航空院校可以拓展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等,促进院校与企业接轨,从而带动学校的专业设计、课程研发、实习、创新等,实现产、学、研无缝结合。
三、合作模式实践
本着以上原则,根据航空企业对不同技能人才的需要,目前主要实践了以下三种模式:
(一)全程式培养
航空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制定维修人才保障计划,通过跟航空院校合作,充分借鉴航空人为因素的思想,在“人”“机”“法”“料”:“环”五个维度进行综合培养;“人”主要是培养航空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岗位基本技能;“机”主要培养维修工作中所必须的设备、工具的使用;“法”主要是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法律、法规、规章、程序内容;“料”主要是航空化工品、耗材、航材、人为因素等内容;“环”指维修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工作氛围、航空维修特点、维修人员心理调节等。
这种模式主要根据维修岗位的通用能力模型来培养维修人员,全部课程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操教学体系两部分,全部学习过程完全从工作出发,充分模拟实际工作场景,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使学员获得航空基础理论知识和维修基本技能,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
“面对面”,特点做到“须什么、补什么”。
该模式可以让学员提前适应维修工作的特点,完成角色转换,提高人员利用率,能迅速满足维修机构对维修初级人员的广泛需求。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全程式培养采用的通用培训方式,所以培训后的人员只能满足维修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对于某些专业性强的岗位、或各个岗位的高级阶段,此模式培养的人员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

为了充分发挥院校和维修机构的优势,在培训全过程中会把理论教学放在航空院校进行,实操教学放在维修机构或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而在两个过程的切换过程中难以保证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方式、课程连贯度等方面的统一,学员学习的连贯度下降,会影响培训效果。

该培养模式的学员来自不同院校,不同院校的学员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对航空知识的理解也不同,对知识先入为主的接受会对后续的教学带来影响。同时,该模式培养周期不长,容易造成不同院校人员抱团现象,不利于学员的整体管理。
(二)定向培养模式
为了弥补全程式培养模式的不足,实践了另一种培

航空校企合作办学的探讨与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7-08-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