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教学反思
(南阳市宛城区瓦店一中:刘永安)
《浙江潮》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奇观里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的内容节选自南宋文学家周密的文言文《观潮》,《浙江潮》是周密根据钱塘江大潮写的一篇文言文,教材在《浙江潮》这篇文言文后面附加了一篇现代文的《观潮》。这一篇文言文和一篇现代文编写在一起,成了教材编写的独到特色,这两篇课文在内容和选材上都有共同的地方,它们都描写了号称“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但是在言语表达上有着天壤之别,偏偏正是这种巨大的区别学生在预习时便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文言文对他们来说虽然以前在课后阅读积累中见过,可并不要求学习理解,只是阅读一下,了解一下有文言文这么回事就行了,这次把文言文编入了主体课文要求理解学习,看着这些难以理解的说话书写方式,学生犯了愁个个束手无策。
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去背背课文,可是学生对《浙江之潮》不喜欢,甚至有抵触情绪,他们对《观潮》还比较的感兴趣,读地津津有味。正在我困惑之时,看到网上一个老师在面对这个问题是时的做法:让学生通过阅读现代文《观潮》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之后,再带领着学生疏通文言文《浙江潮》的文句意思,最后再让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在现代文《观潮》的语段中找出与文言文《浙江潮》词句相对应的句段。这样不是降低学生学习古文的难度了吗?这样也有效的保护了学生学习课文中文言文的积极性。
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也尝试指导学生先学习现代文《观潮》,概括课文的写作顺序,作者从声音、形态,人们的表现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浙江潮气吞山河的气势,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了解了什么叫“天下奇观”。
在学习文言文《浙江潮》的时候,我先范读课文因为学生初学文言文对
浙江潮课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