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表达了的感情课件.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08高考诗歌鉴赏
全攻略
考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分值6-8分,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捕捉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社会寓意,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实物载体或事件动作(心理、神态)。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即诗人自己或寄寓自己情感理想的他人形象。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情节)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物”和送别诗中的“动作细节”。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诗中形象的特点有哪些
(3)形象中寄寓的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怎么样
人物形象鉴赏的思路切入点
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寄寓的情感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诗歌鉴赏(难点)
寒冷、寂静
在寒冷寂静的天地里,渔翁不怕天冷雪大,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单,形象却显清高超脱。这个清高超脱的渔翁形象,实际上这就是诗人要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的写照。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常见诗歌人物意象类举
、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又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田园生活风光的喜爱与向往。
、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人物形象。
、慷慨激愤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郁愤之情。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等。
、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表达了的感情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1.68 MB
  • 时间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