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论略.doc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论略
摘要: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具体表现为: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足;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足,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市场发育不足;农村文化人才缺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落后是物质根源,城乡二元体制是体制根源,“输入偏好型”农村文化扶贫造成农村文化建设供血不足,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农村文化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加适合农村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及干部考核机制。
中国 4/vie
关键词:农村文化发展;文化一体化;补短板;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1003-0751(2016)12-0068-07
一、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所在
补齐短板首先要找准短板所在,“找准”是“补齐”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相比,与快速发展的城市文化和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相比,农村文化发展仍显滞后,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具体而言,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公共文化事业费开支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左右,“十五”期间徘徊在03%―%之间。②,%。③同时,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占整体文化投入的比例偏低,文化投入的“城市偏向”非常明显。2009年,%,城市的文化事业费比农村的高412%;,。
④
,利用率不高
农村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依旧十分缺乏。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乡镇,文化站只有一间房子、一块牌子、一枚章子、几张桌子、几把椅子,有的文化站被挪作他用。有的乡镇文化站面积狭小、设施简陋,不少图书馆、文化馆的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无法开展文化活动。有的农村根本就没有文化站或图书室,有的农村把一些破房屋临时充当图书室,以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农村虽建有比较像样的文化活动中心,但利用率不高,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在很多农民家里,除了孩子上学用的课本,再无别的书籍。虽然
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论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