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创伤弧菌授课-韩东升课件 】是由【yzhly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创伤弧菌授课-韩东升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病例1-浙江大学一院杨青提供
病例1-浙江大学一院杨青提供
患者疱液标本在各营养培养平板上菌落生长情况
TCBS:呈凸面、平滑乳脂状的蓝绿色菌落,直径2-3mm
MAC:生长不良
血平板:37℃,5%C02培养24h,出现灰黄色、扁平、湿润、不透明菌落,直径2-3mm,草绿色溶血环。48h后菌落顶端凹陷,但中央突起,呈双层状。
另外,在SS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克氏双糖培养基中表现为斜面产碱,底层产酸不产气。
病例1-浙江大学一院杨青提供
革兰氏染色阴性,呈逗点状杆菌,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单极端生鞭毛,无芽孢、无异染颗粒。
病例1-浙江大学一院杨青提供
A:肺炎克雷伯菌L型
B:铜绿假单胞菌
C:创伤弧菌
D:副溶血弧菌
请选择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
病例1-浙江大学一院杨青提供
分析与结局
创伤弧菌—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抵抗力不强,在>52℃、NaCl<%或>8%、12%胆汁及Ph<,煮沸3min或120℃干式烘烤10min即可死亡。
生物学特性
革兰阴性嗜温、嗜盐、嗜碱型海洋致病菌,兼性厌氧,别名海洋弧菌,自然生长于水温15-27℃,,%-%的港湾、河海交界处及内陆盐湖水域的浮游生物、沉积物和贝类中,尤其寄生于牡蛎、蛤蜊、虾蟹等海产品中。
生化鉴别试验:
创伤弧菌—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病程凶险、进展迅速:
创伤弧菌与霍乱弧菌感染具有相似的临床特点: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有传染性。人群通过食用该菌污染的海产品或因伤口接触该菌而感染。可导致坏死性筋膜炎、败血症和急性胃肠炎等。50%的患者在发病48h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如果该病患者在72h内未进行相应处理,病死率便会增加到100%。2006年8月(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杂志将创伤弧菌列入最危险的细菌之列。
严重的致病性
死亡率超高:
美国总体死亡率达52%,且发生过群体爆发死亡事件,引起社会恐慌;日本67%;%;%(2007年国内前共报道56例,发生死亡33例,5例被迫截肢)。
1970年Roland首次报道感染该菌的病例,
1976年Hollis成功分离并鉴定该病原体,
1979年Farmer将其命名为创伤弧菌。
感染潜伏期12h-4天!
创伤弧菌—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引起肠道感染,表现为原发性创伤弧菌性败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83%的原发性败血症患者在发病前l周内食用过生海鲜产品,感染剂量<100个。
传播途径
,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细菌通过破损皮肤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坏疽,继而发生败血症。
创伤弧菌—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易感人群
慢性肝脏病(酒精性肝病)、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肾衰竭、
消化性溃疡、
滥用甾体类激素、
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状态、
HIV感染、糖尿病等
创伤弧菌授课-韩东升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