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劳动技术课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劳动技术课教学设计 】是由【ATONGM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劳动技术课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劳动技术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进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熟悉、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把握一些简洁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根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二、教学预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沟通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留意点。
①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②钉锤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2、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
②泡桐
③水曲柳
④水杉
⑤香樟。
3、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开工具的操作规章与使用留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开工具。
留意点介绍:
①工具使用。
②纪律。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4、组织学生进展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劳动技术课教学设计2
课题:
钉纽扣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针钉纽扣的方法。
2、培育学生自我效劳的力量。
教学内容:
1、熟悉几种常见纽扣。
2、学会钉双孔、四孔纽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钉两孔、四孔纽扣的方法。
2、难点:是从反面穿纽扣眼。
教具:
纽扣(双孔、四孔)若干、针、线、剪刀、棉布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交代学习目的。
1、出示实物-纽扣、提问:同学们熟悉这是什么(纽扣)?有什么用(衣服上用的)?
2、交代学习目的
衣服钉上纽扣主要使衣服需要闭合那部份連成一个整体、使人穿着整齐、美观、行动便利是。
钉纽扣是生活中常要做的`事、我们应学会自己动手钉纽扣、不要让家长为这小事操劳。今日我们就来学习钉纽扣。
二、讲授新课。
㈠、板书课题:钉纽扣
㈡、熟悉常见的几种纽扣:出示实物和纽扣图。
①纽扣的样式;
②纽扣的正反面;
③纽扣上的孔眼。
㈢、教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1、选好钉纽扣的”线和衣服颜色一样的、取适当的长度在线尾打个结。
2、确定纽扣的位置、认清正反面、反面向着布面确定位置。
学习钉两眼纽扣的方法:(出示挂图)
⑴左手把纽扣和衣服合拢对齐捏住。
⑵从布的反面进针、把针从纽扣的一个孔里穿出来、拉紧线。
⑶再从另一孔里把针穿到布的反面拉紧线。
⑷这样来回5-6次再打结、最终剪去多余的线。
学习钉四眼纽扣的方法:有二种方法(出示挂图)
⑴“=”或“||”形钉法、再按钉两孔纽扣方法。
⑵“+”字钉法、与上述方法一样。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先在布上练习钉两孔纽扣、再钉四眼纽扣。
2、教师指导学生在衣服上钉纽扣。
四、讲评强调留意事项
1、使用针穿布面时防止伤手。
2、拉线时、针尖向内、针尾向外拉线、以免伤着傍边的人。
劳动技术课教学设计3
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把握简洁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育他们喜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
一、班级根本状况分析
本学期五年级共有45人,学生整体素养不错。但思想较急躁,大多数同学喜爱劳动,几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
二、把握根本学问状况
1、学生的根底学问把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2、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参与实践活动的时机。
三、熟识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本册劳动课共15课。
内容分为三局部;
①自我效劳和家务劳动;
②手工制作;
③生活小常识。
这些内容不仅留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承受力量,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局部,本学期共有19周,安排了16课时,每周一节正课。
四、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把握一些简洁的劳动方法。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独立力量和急躁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育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五、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通过我对班级状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识,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
1、培育学生喜爱劳动的好习惯。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状况,首先要对学生进展好的思想教育,告知他们劳动制造了人,劳动是最荣耀的,讲一些喜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育他们喜爱劳动的好习惯。
2、仔细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识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展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学问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把握劳动技能和各种力量的培育。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把握了简洁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制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学问,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转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①平常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平常的值日,义务劳动等状况,评出等级;其次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状况评出等级,最终进展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喜爱劳动的兴趣。
5、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教师采纳敏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喜爱劳动的兴趣。
6、常常带着学生参与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力量。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规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社会培育出高素养人才。
劳动技术课教学设计4
一、状况分析:
学生分析:本学期我担当的五年级3个班的劳动技术课教学,每班人数约为50人。从上届任教教师了解到该年级的学生上课纪律较差,少数学生在课堂上有任凭不遵守纪律的现象,这就影响了上课的质量。固然,该年级的大多数学生还是比拟自觉的,大多数学生还是喜爱上劳动课的,喜爱动手做小制作。这是本学期上好劳动技术课的一个有利因素,问题主要在于使班级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因此,我也应当严格要求学生,提高本年级的教学质量。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课改后实行的新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力量。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
1、烹饪
2、小木工
3、小塑料工
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亲密相关,而且,教师还应依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力量。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烹饪,初步熟悉并学习把握最根本的烹饪技能。
2、了解木制品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用途,学习木工技术的一般性学问。熟悉常见的木工工具和常用的木质材料,并尝试使用局部工具和材料制作小木工制品。
3、了解塑制品与生活的关系。
4、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培育动手实践、生活自理力量等力量。
5、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烹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烹饪,初步熟悉并学习把握最根本的烹饪技能。
2、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培育生活自理力量和从事家政劳动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烹饪,初步熟悉并学习把握最根本的烹饪技能。
其次单元:小木工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制品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用途,学习木工技术的一般性学问。
2、熟悉常见的木工工具和常用的木质材料,并尝试使用局部工具和材料制作小木工制品。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熟悉常见的木工工具和常用的木质材料,并尝试使用局部工具和材料制作小木工制品。
第三单元:小塑料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塑制品与生活的关系。
2、通过操作实践,把握简洁技巧,培育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仔细的科学态度,提高合作沟通的力量。
3、“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塑制品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1、仔细制订规划,仔细上好每一节课。
2、常常开展劳技制作竞赛。
3、多采纳集中课时或分散课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4、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准时反应,表扬、鼓舞学生,提高他们上劳技课的积极性。
5、仔细钻研教材,熟识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仔细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6、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7、关怀好差生,对动手力量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局部学生的动手力量。
8、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阅历。

劳动技术课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TONGMU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