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十课道德品质的形成课件.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第十课道德品质的形成课件 】是由【iluyuw9】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十课道德品质的形成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十课
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个司空见惯但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成绩最重要还是品德最重要?
半年前,一名高二男生奋不顾身地跳进大海,顶着4米高的巨浪,救起了一名溺水的小男孩。半年后,这名成绩在班内只排名30左右的学生却在强手如云的重点中学复旦附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珍贵的前往美国高中交流一年的机会。昨天,从复旦附中传出的这则关于见义勇为学生赵龙的消息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却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据《东方早报》2月28日)
赵龙胜出,引起争议应属意料之中,许多家长露出的不服气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学。在这个崇尚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几乎决定一切的时代,一个在学习成绩方面表现不突出的学生竟能够“战胜”诸多学习成绩优秀的高手而成为前途灿烂的“交流生”(可能因此会直接被哈佛、耶鲁等美国一流大学录取),的确让人很是不适应。
品德移情能力的重要性
品德心理结构三因素说:
品德由品德认知、品德情感、品德行为三因素构成。
情感
认知
行为
移情能力
移情是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态度的中心成分是情感,当认知与情感不一致时,情感决定行为。因此只有认知而无移情能力的人可能在口头上发表品德意见,而不一定有亲社会的行为。
。“移情”与“同情”是不相同的,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不表示我们与那人有相同的感受。例如我们了解某人为何会这样愤怒,并不表示我们也有愤怒的感受。
体验老年人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有了移情能力作中介,我们才可能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去体会他人处于困境中那种无助,软弱,苦痛,失败等情感,主动去帮助他人。而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老师的要求)而去帮忙。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观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他在1932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是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里程碑。

第十课道德品质的形成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luyuw9
  • 文件大小1.60 MB
  • 时间2022-1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