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化与亚运礼仪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李宁利
讲座主要内容
一、亚洲概况
二、亚洲宗教和民族
三、东亚(中、蒙、朝、韩、日)5国。
四、东南亚(文莱、柬埔寨、东帝汶、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1国;
五、南亚:(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7国;
六、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5国;
七、西亚(阿富汗、巴林、塞浦路斯、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也门、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20个国家和地区
亚洲概况
亚洲是“亚细亚洲(Asia)”的简称,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它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陆地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2008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亚洲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中国人口最多,其次是印度;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新加坡,最小的是蒙古。亚洲以黄种人为主,种族、民族构成最为复杂,全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约1000多个,尤以南亚为甚。亚洲还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祥地,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亚洲宗教
亚洲人口最多,宗教信仰至为复杂。亚洲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同时拥有许多颇具影响的地区性宗教——印度教、耆那教、犹太教、锡克教、儒教、道教、神道教、拜火教(祆教)、萨满教和“万物有灵”信仰。据统计,,占世界佛教徒总数的96%;(2006年),60%生活于亚洲;相对而言,基督教在亚洲分布广泛,但人数较少。除犹太教外,上述地区性宗教的信徒98%生活在亚洲。
伊斯兰教
伊斯兰(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Allah,或称“真主”)及其意志,以求得永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公元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632)所创传,以西亚、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他们在伊斯兰旗帜下,恪守着那古老的真谛——即宇宙间只有一个主宰“安拉”,并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着《古兰经》的教义。
伊斯兰教派别:什叶派、逊尼派
伊斯兰教为亚洲第一大宗教。亚洲穆斯林人数众多、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其中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均有超过1亿的穆斯林;据2006年统计,中国有2000万穆斯林;西亚的伊朗和土耳其,是以穆斯林为主的最大的非阿拉伯国家。
伊斯兰教建筑:清真寺
清真寺
清真寺内不得供奉任何雕像、画像和供品,只有围绕的柱廊,中心一个大拱顶,主要的墙要向着麦加的方向。墙中间有一个凹下的龛,叫做“米海拉布”,是指示穆斯林礼拜方向的。龛中有一座带阶梯的高台,是伊玛目(阿訇)站在上面领诵《古兰经》用的,叫“敏拜尔”。诵读古兰经时不得有音乐和歌唱。清真寺内地面均铺有地毯,因为穆斯林需要赤脚礼拜。清真寺外面或一进门地方有自来水或喷泉,要求穆斯林洁净手脸后才能礼拜。以前清真寺不允许女性入内,现在比较开明的国家也允许女性参加礼拜,但一般所有的清真寺都不允许非穆斯林入内,认为他们是不洁净的。
由于《古兰经》要求穆斯林每日要做五次礼拜:日出、正午、下午、日落和夜晚,在古代没有时钟的情况下,很难掌握统一的时间,因此在清真寺外建有宣礼塔,每到礼拜时间,要有大嗓门的人在塔上大声呼唤,有的大清真寺四周有许多宣礼塔,一般为四个,朝着四方。现在普遍装有扩音器,定时召唤人们礼拜。扩音器音量大,因此现代建造的清真寺只有一个宣礼塔。
穆斯林在清真寺内礼拜时要排成长排,跪拜俯伏,以额触地,因此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所用的帽子都没有帽沿,如果戴着有帽沿的帽子,要将帽沿转向脑后,否则不能将额触地。
清真寺内部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
天房
位于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的大清真寺(The Grand Mosque/Masjid al-Haram),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可同时容纳600万朝觐者。伊历年度大朝觐日(Hajj)——即伊历12月的7至10日(2007为12月 17–21日;2008 年为12月 6–10日, 2009年为11月 25–29日),世界各地的朝圣者进入该清真寺,先环绕寺中心的天房巡游7圈,绕行时每次经过安放在天房一角的“黑石(Black Stone)”时,都
亚洲文化与礼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