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罗织经-白话文 】是由【文艺人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罗织经-白话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罗织经-白话文
白话文《罗织经》
阅人
人之情多矫,世之情多伪,岂可信乎?
人的感情大多是掩饰起来的,世间的感情多是伪装的,怎么能信任呢?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耻其匿怨而友人也。
孔子说,花言巧语,让别人迷惑(翻译的不准),极尽恭维,左丘明鄙视他,我孔丘也鄙视他。鄙视他,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不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人的欲望很多,多是自私的,事情成功了就去享受成功的结果,失败了就去推卸责任,圣人都不能超脱,也许是人的本性吧。
多欲则贪,尚私则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惩,吏之惧祸,或以敛行,但有机变,孰难料也。
欲望多了就会贪婪,过于自私就会变坏,罪恶念头也就产生了。老百姓怕被惩罚,当官的怕惹上祸端,所以都收敛自己的行为,但一旦有机会,世事难料呀。
为害常因不察,致祸归于不忍。人心多诈,不可视其表。
被人陷害常常因为没有察觉到,惹祸则是因为没有一时忍耐,人的心是多么狡诈,不能光看外表。
世事寡情,善者终无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勿存幸念。
世间的事情没有什么真感情可言,善良的人最后不会有什么结果。信别人不如信自己,提防别人不能有侥幸心理。
此道不修,夫庸为智者乎?
如果不知道这些,不是白白自称智者了么?
事上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离心,祸必兴焉。
领导怀疑下属,下属害怕领导,领导和下属不是一条心,倒霉就要来了。
上者骄,安其心以顺;上者忧,去其患以忠。
领导傲慢,要让他平稳下来,表示咱们顺服他;领导担心,要把他担心的事办好,表示咱们忠心耿耿。
顺不避媚,忠不忌曲,虽为人诟亦不可少为也。
顺从不避讳谄媚,忠心不忌讳婉转表达,虽然被别人鄙视但也不可缺少。
上所予,自可取,生死于人,安可逆乎?
上面想给你,你当然能得到,人的生死怎么能改变呢?
是以智者善窥上意,愚者固执己见,福祸相异,咸于此耳。
所以聪明人善于揣测领导的心理,笨蛋才只顾坚持自己的意见,享福还是倒霉都是因为这些。
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
领导不喜欢太强大的下属,下属不应该有非分之想。下属能力太强或想做一些不该做的事都会被领导毙掉。
民有其愚,权有其智。德之不昭,人所难附焉。
民众有他们傻的地方,取得权力要靠智谋。威望不够,人们不会跟随你的。
乱世用能,平则去患。盛世惟忠,庸则自从。
混乱的世道可以利用,以维护和平的名义去掉你的敌人。盛世只能够表现出忠心,那些平庸的人就会跟从你。
名可易,实必取,名实悖之,权之丧矣。
虚名可以随便改变,必须抓住根本,如果名和实相背离,也就是名虽然在你这,但实际的东西都在别人那,权力就丧失了。
嗜权逾命者,莫敢不为。权之弗让也,其求必极。
贪权超过生命的人,没有什么不敢做的。在取得权力上他是不会礼让的,肯定会想尽各种办法得到权力。
机为要,无机自毁。事可绝,人伦亦灭。利禄为羁,去其实害,赏以虚名,收其本心。
机谋是根本,如果不算计那就是自毁前程。当事情做绝的时候,人的道德也就丧失了。利禄是束缚,如果没有其实不是好事,
若此为之,权无不得,亦无失也。
如果这样做了,即使得不到权力,也不会丧失权力。
制敌
人皆有其敌也。敌者,利害相冲,死生弗容。
每个人都有敌人。这里的敌人是指和你利害冲突的,生死不能共寸的人。
未察之无以辨友,非制之无以成业,此大害也,必绝之。
不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就分辨不出谁是你的朋友,如果没有朋友根本不能成大事,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必须彻底改正。
君子敌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
君子对付小人的时候,也一定像小人一样使各种办法。小人拿君子当朋友的时候,他也会用君子的方法和君子交流。
名为虚,智者不计毁誉;利为上,愚者惟求良善。
名声都是虚的,聪明的人不计较名誉受损;利益放在第一位,愚蠢的人才要求自己善良。
众之敌,未可谓吾敌。上之敌,虽吾友亦敌也。
大家的敌人不能说就是我的敌人。领导的敌人,虽然是我的朋友也就变成了敌人。
亲之故,不可道吾亲。刑之故,向吾亲亦弃也。
和别人亲近的时候,也不能四处说我们关系好。惩罚的时候,就算以前是亲近的人也要假装不认识。
惑敌于不觉,待时也。制敌于未动,先机也。构敌于为乱,不赦也。害敌以淫邪,不耻也。敌之大,无过不知;祸之烈,友敌为甚。
要迷惑敌人让他觉不到你是敌人,直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要在敌人还没有行动的时候就制服他,这就是抢占先机。在敌人乱套的时候诬陷敌人,从不饶恕敌人。陷害敌人要用不正当手段,不要感觉羞耻。敌人非常强大,你犯的每个错误他都知道;战斗的惨烈程度在于你实现你迷惑敌人的程度(翻译的不知道对不对)。
使视人若寇,待亲如疏,接友逾仇,纵人之恶余,而避其害,何损焉?
让敌人看谁都像贼匪,疏远亲近的人,仇视朋友,纵然敌人恶行再多,只要不伤害到我,又有什么损失呀?
固荣
荣宠有初,鲜有终者。吉凶无常,智者少祸。
一开始得到荣耀宠信的是有,可是很少有能一直得到宠信的。吉凶常常变化,聪明的人能避免遭受祸端。
荣宠非命,谋之而后善。吉凶择人,慎之方消衍。
得到荣耀宠信并不是命里注定,而是谋划好自己争取的。为什么有的人吉有的人凶?办事谨慎才能
君命无违,荣之本也。智者舍身亦存续。后不乏人,荣之方久,贤者自苦亦惠嗣。
不违抗领导的命令,这是得到荣耀宠信的根本。聪明的人即使舍身也要维护自己宠信。只有后继有人,才能延续这种宠信,贤人宁愿自己现在受苦也要让后人享受。
官无定主,百变以悦其君。君有幸臣,无由亦须接纳。
没有可以常作的官,要以各种方式取悦领导。如果领导奖励下属,即使没有理由也要接受。(不准,再译为:领导宠幸人的人,没有理由也要结交)
人孰无亲,罪人慎察其宗。人有贤愚,任人勿求过己。
人都有亲戚朋友,要想找他麻烦要先看看他的关系网。人有聪明有傻的,任用别人不要超过自己(不准)。
荣所众羡,亦引众怨。示上以足,示下以惠,怨自削减。
荣耀是众人羡慕的,也会引起众人的嫉妒。对领导要表示自己已经很满足了,对下要小恩小惠,这样就可以减少别人对你的嫉妒。
大仇必去,小人勿轻,祸不可伏。
大仇人一定要除去,不要轻视了小人,不要让祸端隐藏起来。
喜怒无踪,慎思追远,人所难图焉。
人的喜怒无法琢磨,谨慎行事,把眼光放远,一般人很难做到。
保身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之。人之道,人不自恕己而自恕也。
处世之道,自己不害自己但别人会害你。为人之道,别人不原谅你,自己也要原谅自己。
君子惜名,小人爱身。好名羁行,重利无亏。
君子珍惜名声,小人爱惜自身。重视名声会限制行为,重视利益不会吃亏。
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义仁莫名,奸邪不以为患。
名声好不好,威望高不高,这些对于自身是没有什么损害的。奸邪之人不会害怕自己的名誉受损。
阳以赞人,置其难堪而不觉。阴以行私,攻其讳处而自存。
表面上要称赞别人,让他陷入难堪也没有察觉。背地里就要为自己着想,攻击他避讳的地方以求自保。
庶人莫与官争,贵人不结人怨。弱则保命,不可作强,强则敛翼,修求尽善。
老百姓就不要与当官的争斗,高贵的人就不要和小人结怨。弱小就要尽量保命,不要假装强大,强大就需收敛,达到尽善尽美。
罪己宜苛,人怜不致大害。责人勿厉,小惠或有大得。
惩罚自己要苛刻,别人怜悯你就不会有严重的后果。惩罚别人不要太严厉,小恩惠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恶无定议,莫以恶为恶者显。善无定评,勿以善为善者安。
坏人不是总被人认为是坏人,不要因为他是坏人就表现出对他的恶劣态度。好人也不总是好人,不要以外是好人就是值得信赖的。
自怜人怜,自弃人弃。心无滞碍,害不侵矣。
自己怜惜自己别人也会怜惜你,自己都放弃了别人更是对你放弃了。心里没有魔障,外毒就侵害不了。
察奸
奸不自招,忠不自辩。奸者祸国,忠者祸身。
好人自己不会招摇显摆,忠臣也不用辩解。奸人为祸国家,愚忠为祸自己。
无智无以成奸,其智阴也。有善无以为奸,其知存也。
没头脑的人不会成为奸人,奸人的智谋都是阴险招数。
智不逾奸,伐之莫胜。知不至大,奸者难拒。
如果你还不如奸人聪明,那就别想铲除人家了,胜不了。不是非常非常聪明,抵挡不了奸人的。
忠奸堪易也。上所用者,奸亦为忠。上所弃者,忠亦为奸。
忠奸都是相对的。领导用的人,即使奸人也是忠良了。领导弃用的人,就算是忠良也成了奸人。
势变而人非,时迁而奸异,其名难恃,惟上堪恃也。
形势变了人也变了,时间一长忠奸也会变化,名声不能太相信,跟着领导走才是正路。(不准)
好恶生奸也。人之敌,非奸亦奸;人之友,其奸亦忠。
人都从主观好恶判断奸忠。大家的敌人,不是奸也是奸;大家的朋友就是奸也变成忠。
道同方获其利,道异惟受其害。奸有益,人皆可为奸。忠致祸,人难为忠。
走的路一样才能共同获利,走的路不同就会受他的害。当奸人有好处,人人都能成为奸人。当忠良就要倒霉,恐怕没人愿意当忠良。
奸众而忠寡,世之实也。言忠而恶奸,世之表也。
奸人多而忠良少,这是事实。说喜欢忠良厌恶奸人,人们都是这样表现的。
惟上惟己,去表求实,奸者自见矣。
是听领导的还是听自己的,去掉表面现象看本质,奸人自然会显现出来。
谋划
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
领导不考虑属下的心理,就不能管理好下属。下属不揣测领导的心思,就不能升官发财。同事直接不互相谋划,就会被对手干掉。
官无恒友,祸存斯虚,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
官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出事了那些友谊就是假的了,形势导致的结果,聪明都不会放松警惕。
料敌于远,须谋于今。去贼以尽,其谋无忌。
要尽早考虑敌人的行动,必须现在就谋划以后该怎么办。要把敌人都除掉,不用在乎使用什么方法。
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祸方惩。
欺骗领导的罪已经是最大的了,再加上其它的罪名都无所谓。破坏法律(规矩)是不允许的,纵容他直到惹出事来在处置他。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臣谋以智,智无及者以害。
领导算计下属多用权势,权势不够才用阴谋。下属算计领导多用阴谋,实在算计不了只能拼了。同事之间都是斗智,智力水平不够就要倒霉。
事贵密焉,不密祸己。行贵速焉,缓则人先。
行事要机密,走漏风声就会惹祸。行动要快,慢了就被别人抢先了。
其功反罪,弥消其根。其言设谬,益增人厌。
当他功劳变成罪过,他的那些以前的根基也就不稳了。想办法让别人认为他的话是假话,就让别人更加讨厌他。
行之不辍,不亦无敌乎?
就这样做下去,不就好像没有对手一样么?
问罪
法之善恶,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罚罪也,乃明罪焉。
法律判定的善恶,不是文字等表面上的判定,要用行动赏善罚恶。刑罚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有罪之人,是要让人们明白这是犯罪。
人皆可罪,罪人须定其人。罪不自招,密而举之则显。上不容罪,无谕则待,有谕则逮。人辩乃常,审之勿悯,刑之勿轻,无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释耳。
谁都可以被定罪,要想给谁定罪需先选好目标。犯罪没有自己说出来了,偷偷的举报让它公布于众。
领导是不允许犯罪的,没有命令就等待时机,有命令就开始行动了。辩解是犯人经常做的,审判的时候不能怜悯他,惩罚的时候也不能从轻,不怕他不招。抵抗就让死,害怕承认了可以缓邢(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人无不党,罪一人可举其众。供必不缺,善修之毋违其真。事至此也,罪可定矣。
人都会结党,把一个人定罪可以把他同伙揪出来。口供不能少,以事实为根据的认真处理。事情到此就可以定罪了。
人异而心异,择其弱者以攻之,其神必溃。
人多了心就不齐了,找个心理素质差的重点打击,让这帮人散了心。
身同而惧同,以其至畏而刑之,其人固屈。怜不可存,怜人者无证其忠。
身份处境相同所害怕的东西也就一样,用他最害怕的刑罚处罚他,他一定会屈服的。不能心寸怜悯,你可怜他就没法证明自己的忠诚了。
友宜重惩,援友者惟其害。罪人或免人罪,难为亦为也。
对朋友最好严厉惩罚,帮助朋友可能会受其连累。定罪或给一个人免罪,即使难办也要办。
刑罚
致人于死,莫逾构其反也。诱人以服,非刑之无得焉。
要想制人于死地,最好的办法是诬陷他谋反。要想制服一个人必须用刑罚。
刑有术,罚尚变,无所不施,人皆授首矣。
施刑有特殊的办法,处罚不断变化,各种招数都使出来,人们都会顺从的。
智者畏祸,愚者惧刑,言以诛人,刑之极也。
聪明的怕惹祸,傻子怕惹祸后的刑罚,严厉的谴责是刑罚的最高手段。
明者识时,顽者辩理。势以待人,罚之肇也。
明理之人都会识时务,顽劣的人才会去辩理。以势压人只是刑罚的初级阶段(不准)。
死之能受,痛之难忍,刑人取其不堪。士不耐辱,人患株亲,罚人伐其不甘。
死是可以承受的,疼痛就难忍了,施刑要找他不能忍受的地方。文人不能忍受屈辱,人们都怕亲人收到株连,处罚就要罚他不愿受处罚的地方。
人不言罪,加其罪逾彼。证不可得,伪其证率真。
这些人不说他有罪,那就在别的地方找他的罪名。没有他犯罪的证据,那就伪造证据和真的一样。
刑有不及,陷无不至。不患罪无名,患上不疑也。
刑罚可能管理不了,陷害却可无所不至。不怕他没有罪名,就怕领导不怀疑他。
人刑者非刑也,罚人者非罚也。
不是受处罚的就真的是应该得到处罚的(不准)。
非人乃贱,非罚乃贵。贱则鱼肉,贵则生死。人之取舍,无乃得此乎?
人不是生来就是贫贱的,处罚的不仅仅是高贵的人。贫贱的人在乎鱼肉等物质条件,高贵的人在乎生死。人的取舍不就是这些么?(很不准)
瓜蔓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
事情闹的不够大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涉案人员不多,就显不出办案人的功劳。
上以求安,下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领导求太平,下属为了争宠,冤假错案是有,这是难免的。
荣以荣人者荣,祸以祸人者祸。荣非己莫恃,祸惟他勿纵。
得到荣耀是因为有人想奖赏你,遭到祸端也是因为有人要害你(不准)。不是自己的荣耀就别把占着,惹祸的事别瞎搀和。
罪无实者,他罪可代。恶无彰者,人恶以附。心之患者,置敌一党。情之怨者,陷其奸邪。
罪还定实的,就把别人的罪给他扣上。恶还没有显现出来的就用别人的恶给他安上。心里担心的那些人,把他们和敌人说成是一伙。有谁看这样办不顺眼,就也诬陷他是奸邪之人。
官之友,民之敌;亲之友,仇之敌,敌者无常也。
当官的朋友是老百姓的敌人;你的亲朋好友就是你仇人的敌人,敌人总在变化。
荣之友,败之敌;贱之友,贵之敌,友者有时也。
荣耀时的朋友,失败时候就是敌人;贫贱时的朋友,富贵了就成了敌人,朋友是分时间的。
是以权不可废,废则失本。情不可滥,滥则人忌。
所以权力是不能丧失的,失去了权力就失去了后盾。结交朋友不能太多,太多就有人就会怀恨在心。
人不可密,密则疑生。心不可托,托则祸伏。
和别人交往不可过于亲密,太亲密就让别人猜忌。心事不能随便和别人说,说了就可能引出事端。
智者不招己害,能者寻隙求功。饵之以逮,事无悖矣。
聪明的人不招惹祸端,有本事的人在空隙间寻找立功的机会。诱惑他再捉他小辫子,这样错不了。
罗织经-白话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