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是由【读书之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一、目的
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及时发现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公司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范畴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内容、原则、形式和规定;合用于公司对各部门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工作。
三、定义
1、安全检查:指为了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而开展的各项安全检查活动;旨在为去发现和寻找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记录。
2、安全隐患:是指公司违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原则、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她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也许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隐患治理:指为纠正和改善不安全因素,消除危害而开展的各项工作,使之符合安全规定。
四、有关文献
《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16号令)
《有关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告知》(安委办〔〕1号)
工作程序
1、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并按照我司制度管理程序进行审批,以正式文献发布实行;
2、公司质安部应当建立对分包、分租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3、各部门负责平常检查与周检查,质安部负责综合检查、节日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
4、应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拟定隐患级别,登记建档。
公司应对各级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评估,拟定级别。按照事故隐患的级别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行监控治理。
1)公司应根据隐患的危害限度,采用有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估措施,拟定事故隐患级别;
2)公司必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帐,台帐应反映隐患发现的时间、内容、存在的部位、级别、整治时限、负责人等有关内容。
六、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1、筹划
在组织隐患排查前需要进行认真筹划,由组织隐患排查的负责人拟定具体排查工作方案;对特定的隐患排查,要有具体的规定和目的。
制定排查范畴
每次隐患排查,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目的,限定具体的排查范畴。
提出排查规定
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中应明确排查规定,涉及受检单位的态度、排查人员的责任心、排查程序等方面。
4、明确排查内容
1)对被检查区域内的有关从业人员进行访谈。
2)查阅安全管理的有关文献、记录和档案。
3)对现场的环境、设施、工艺、指标、显示、标记、作业等观测和记录,必要时采用仪器测量。
5、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度析,作出判断,找出重要问题,即物、人、环境、管理几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必要时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检查。
七、排查范畴与措施
1、隐患排查的范畴应涉及所有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场合、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1)隐患排查要涉及所有人员(涉及多种外部人员)、所有活动(常规和非常规的)、所有场合(公司内部场合以及外部租赁场合等)、所有设施(建筑物、设备及工器具等),同步还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目前和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2)专项或专业检查可以针对特定的对象,但要对特定对象界定范畴所波及到的所有场合、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所有作业及管理活动等全面排查;
3)在一特定期间段内,公司组织的多种检查必须要覆盖所有场合、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所有作业及管理活动等。
2、应采用定期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平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1)定期综合检查是以贯彻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
2)专业检查重要是对特种设备、电气设施、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危险物品、运送车辆、避雷设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设施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机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营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3)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
4)节假日检查重要是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的贯彻状况等进行重点检查。
5)平常检查涉及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生产工艺、设备、电气、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常常性检查。
3、检查形式 
1)联合检查:
由分管领导组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协助,组织各级人员进行的安全检查; 
2)平常检查:
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的检查;
3)季节性检查:
针对季节性易发事故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4)专业性检查:
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的技术性检查; 
5)自检:
班前班后进行的自我安全检查; 
6)互检:
员工之间进行的安全检查;
7)交接检查:
交接班进行的安全检查。 
对查出的所有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采用三定的措施(定专人、定期间、定措施)及时进行解决和解决。
4、隐患检查规定
1)有关部门应当在充足理解和掌握其特性的基本上,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使用、有效的方式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2)公司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检查或抽查,部门与班组至少每年组织二次综合检查或抽查;
3)春季安全检查要重点关注防雷、防静电和防解冻跑漏;夏季安全大检查要重点关注防暑降温、防食物中毒、防台风和防洪防汛;秋季安全大检查要重点关注防风和防冻保温;冬季安全检查要重点关注防火、防爆、防滑、防冻防凝和防煤气中毒;
4)各岗位应严格履行平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核心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点、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逻。
八、隐患治理
1、各部门应根据隐患排查的成果,及时进行整治。不能立即整治的,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容应涉及目的和任务、措施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规定。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质安部在隐患治理前明确采用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涉及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中的损失。
1)对于可以立即整治的一般事故隐患,由部门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整治,可以不需要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2)有些隐患难以做到立即整治的,但也属于一般隐患,则应采用下达书面整治指令或问题整治告知单的形式限期整治。书面整治指令或问题整治告知单中需要明确列出如隐患状况的排查发现时间和地点、隐患状况的具体描述、隐患发生因素的分析、隐患整治责任的认定、隐患整治负责人、隐患整治的措施和规定、隐患整治完毕的时间规定等。限期整治需要全过程监督管理,除对整治成果进行“闭环”确认外,也要在整治工作实行期间进行监督,以发现和解决也许临时浮现的问题,避免迟延;
3)重大事故隐患,需要由公司重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行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涉及如下内容:治理的目的、采用的措施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贯彻、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规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各部门或公司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用相应的安全防备措施,避免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也许危及的其她人员,设立警戒标志,临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临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有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避免事故发生;
5)治理措施的基本规定:
a、能消除和削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减少到国家规定的限值;
b、避免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c、能有效地避免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2、应在隐患治理完毕后对治理状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1)公司可以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隐患整治状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2)对隐患整治状况进行验证时要注意隐患治理过程中与否带来或产生新的隐患;
3)属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所有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公司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状况进行评估,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状况进行评估。
九、对隐患治理的验证和效果评估
1、人员构成:公司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衡量隐患与否得到治理的原则
1)能消除和削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减少到国家规定的限值;
3)避免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4)能有效地避免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3、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治: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所有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高度注重,按照时间节点和原则准时完毕治理任务,治理工作结束后,组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对治理状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状况进行评估。
十、记录分析报告
1、季报
公司隐患排查治理状况季报表内容涉及:上季度事故隐患排查开展状况、上季度发现的事故隐患数量、一般事故隐患和较大事故隐患的排除状况、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状况、现存重大隐患状况、其她需要阐明的问题。报表于下一季度第一种月15日报送,由公司总经理签字。
2、年报
公司每年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记录分析,并于下一年1月31日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记录分析表。报表由公司总经理签字。
排查治理汇总状况表内容涉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和责任制贯彻状况、本年度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总体状况(涉及开展次数、参与人员等)、年度合计排查事故隐患数量、排除治理状况及整治资金投入状况、尚未治理完毕的重大事故隐患状况、未治理完毕的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其她需要阐明的问题;
3、公司除根据前面规定报送外书面记录分析表外,还要及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安全隐患状况。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涉及: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因素、隐患的危害限度和整治难易限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十一、预测预警
1、公司对也许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风险、险肇事件等进行分析、辨识,发现事故发生的因素、规律,建立生产事故预警模型,定量化表达公司安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2、数据来源与公司平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数据来源于隐患排查、在线监测等工作;
3、根据安全生产预警指标,筛选、分析有效数据,并进行定量化标记,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模型,用数值或图形表达,完毕安全预警指数系统的建立。
4、公司每月至少根据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但愿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