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船闸主体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船闸主体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船闸主体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第一部分工程概述
2、桥梁工程
第二部分方案阐明
1、《******船闸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测报告》;
2、施工合同、图纸、招投标文献;
2、《建筑地基基本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TJ120-99);
4、《水运工程质量检查原则》(JTS257-);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6、其她有关技术规范及原则。
原设计图纸建议方案为自下而上一级平台高程▽、宽5m、一级坡坡比为1:,二级平台高程▽、宽5m、二级坡坡比为1:,三级坡坡比为1:2。对易坍塌的粉土和风化泥岩坡面采用土工布进行防护,遇到含水量较大的粉土时增长轻型井点降水。
根据开挖深度、土质状况、施工荷载和施工水位等,船闸主体基坑采用大开挖方案,纵向分两段水平分六层开挖的复式断面槽,分二级向下开挖,平台高程▽,自上而下坡比分别为:1:2、1:、1:,详见下图。采用明沟排水,,,考虑施工操作空间,基坑尺寸为构造物轮廓外扩2m。
本计算书参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实用土木工程手册》、《地基与基本》、《土力学》等有关文献进行编制。
计算土坡稳定性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该计算过程是大量的反复计算,故本计算书只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成果,省略了反复计算过程。
一、参数信息:
条分措施:瑞典条分法;
条分块数:14;
考虑地下水位影响;
基坑外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
基坑内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
放坡参数:
序号
放坡高度(m)
放坡宽度(m)
平台宽度(m)
条分块数
1
2
3
荷载参数:
序号
类型
面荷载q(kPa)
基坑边线距离b0(m)
宽度b1(m)
1
局布
--
10
土层参数:
序号
土名称
(m)
土厚度(kN/m3)
坑壁土的重度
γ(°)
坑壁土的内摩擦角φ(kPa)
内聚力C(kN/m3)
饱容重
1
填土
2
粉土
3
粉土
4
粉土
5
粉土
6
泥岩
二、计算原理:
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一般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提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i条,不考虑其侧面上的作用力时,该土条上存在着:
1、土条自重,2、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3、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
将抗剪强度引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考虑安全储藏的大小,按照《规范》规定,安全系数要满足≥。
三、计算公式:
Fs=∑{cili+[(γh1i+γ'h2i)bi+qbi]cosθitanφi}/∑[(γh1i+γ'h2i)bi+qbi]sinθi
式子中:
Fs--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ci--土层的粘聚力;
li--第i条土条的圆弧长度;
γ--土层的计算重度;
θi--第i条土中线处法线与铅直线的夹角;
φi--土层的内摩擦角;
bi--第i条土的宽度;
hi--第i条土的平均高度;
h1i--第i条土水位以上的高度;
h2i--第i条土水位如下的高度;
γ'--第i条土的平均重度的浮重度;
q--第i条土条土上的均布荷载;
其中,根据几何关系,求得hi为:
hi=(r2-[(i-)×bi-l0]2)1/2-[r+l0-(i-)×bi]tanα
式子中:
r--土坡滑动圆弧的半径;
l0--坡角距圆心垂线与坡角地坪线交点长度;
α--土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h1i的计算公式
h1i=hw-{(r-hi/cosθi)×cosθi-[rsin(β+α)-H]}
当h1i≥hi时,取h1i=hi;
当h1i≤0时,取h1i=0;
h2i的计算公式:
h2i=hi-h1i;
hw--土坡外地下水位深度;
li的几何关系为:
li={arccos[((i-1)×bi-l0)/r]-arccos[(i×bi-l0)/r]×2×r×π}/360
θi=90-arccos[((i-)×bi-l0)/r]
四、计算安全系数:
将数据各参数代入上面的公式,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最小的安全系数Fs: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滑裂角(度)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第1步
示意图如下: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滑裂角(度)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第2步
示意图如下: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滑裂角(度)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第3步
示意图如下:
计算结论如下:
第1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Fs=>;
第2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Fs=>;
第3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Fs=>;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边坡稳定性评价,拟建基坑安全级别为一级,,,则最不利滑动面计算安全系数>,边坡安全稳定性满足规定,方案可行
。
第三部分基坑开挖方案
①严格控制基坑四周的用水点。
②基坑四周修筑截水沟,避免人工或雨水流入坑内。
③妥善解决多种管道渗漏水。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范畴的重要土层为1-3层、3-1层粉质粘土和1-3c、3-1层粉质粘土以及部分泥岩层,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有条件采用放坡开挖。闸塘开挖时应注意表层填土的稳定问题,及开挖范畴内部分粉土,处在地下水位如下,呈饱和状态,有也许在动水压力下,产生潜蚀、管涌,施工时做好降水、排水工作,有助于岸坡稳定。
在闸室、闸首段,3-1c层粉质粘土相对较发育,厚度可达8~10m,该层渗入系数推荐值K=×10-4cm/s=,渗水量较小。
开挖过程中,根据揭发地质条件不同,采用相应的防护方式。考虑船闸主体施工期较长,为避免雨水冲刷侵蚀边坡而引起的滑坡或倒塌。对易坍塌的粉土在基底采用木桩或袋装土进行防护,并遇到含水量较大的粉土时增长轻型井点降水,使施工基坑处在干燥状态,保证基坑安全及闸首、闸室永久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泥岩处的基坑明排水沟所有采用喷浆进行防护,避免泥岩面雨水软化,强度减少,影响边坡稳定。
根据现场实际,上闸首及部分闸室位于水塘之中,,水的作用较小。由于此处征地红线局限性,我部将补增临时用地,并在开挖坡顶之外修建临时围堰挡水兼做临时便道用。一线、复线船闸轴线间距140m,基坑边界条件按位于岸边降水考虑。
闸塘场区地下水类型重要为第四系孔隙水,第四系孔隙水重要赋存于粉型土、粘性土层中,富水性和透水性差,潜水不发育,地下水位受地形、季节影响,变幅较大。基岩为泥岩,为相对隔水层。3-1c层粘质粉土相对较发育,厚度达8~10m,呈饱和状态,也许在动水压力下产生潜蚀、管涌。补给源重要是胥河水侧向径流及大气降水,由于本区第四系地层多为弱透水层~不透水层,该层渗入系数K=×10-4cm/s=,因此胥河水体及附近地表水对本区第四系地层的补给非常单薄。
根据设计规定,。结合土层状况、降水深度,降水重要考虑地表水以及第四系潜水,对中下部的粉土层采用合适降水措施,特别在上闸首局部段▽~▽~2淤泥质粉土层粘土,具体实行时,可根据涌水量选用轻型井点降水。
1、轻型井点构造
轻型井点沿局部含水量较大粉土层以一定间距埋入直径较细的井点管至地下泥岩层中,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联接,运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至规定值,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抽水,直到基本完毕并回填土为止。
2、井点布置:井点深6米,滤管直径50mm,井点按间距1~2m均匀布置,各井点水平方向采用滤管连接,运用离心泵抽至地面排水沟,排至下游。
3、井点使用时,应保持持续不断抽水,并配用双电源以防断电。
4、井点管采用直径38或50mm的钢管,管下端配有滤管。总管采用直径100~127mm的钢管,每节长4m,每隔2~3m设一种连接井点管的接头。
抽水设备由真空泵、离心泵和水气分离器等构成,一套抽水设备能带动的总管长度一般为100~120m。
5、井点管沉设采用冲水管冲孔的措施,分为冲孔和沉管两个过程。冲孔时,先用超重设备将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冲管则边冲边沉。冲管采用直径50~70mm的钢管,。冲孔所需水压,根据土质不同,~。冲孔时注意冲管垂直插入土中,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层松动。,以保证滤管埋设深度,并避免被井孔中的沉淀泥砂所淤塞。
6、井孔形成后,应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紧接着灌填砂滤料,以避免坍孔。砂滤料是灌填质量是保证井点管施工质量的一项核心性工作。井点要位于总孔中央,使砂层厚度均匀一致,砂滤层厚度可达100mm,要用干净粗砂灌填,~,以保证水流畅通。
7、每根井点管沉设后应检查渗水性能,在第一组轻型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抽水实验,以检查管路接头质量、井点出水量和抽水设备运转状况等,如发现漏气、漏水现象,立即解决。经抽水实验合格后,~1m的深度范畴内,用粘土填塞孔,以避免漏气和地表水下渗,提高降水效果。
8、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减少区域内进行沉降观测,发现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及时采用防护技术措施。
,无作用承压水,可不进行基坑突涌验算。当通过基底集水井降水至底板下有困难时,可在闸首、闸室施工宽缝范畴内布设少量集水坑用泵抽排,使闸塘地下水位降至开挖底面如下,保证闸塘干地施工条件。
船闸基坑坡顶线外1m设宽1m、,与场地原有沟渠连通。避免地表大气降水进入基坑,排水沟采用水泥砂浆抹面,避免冲刷破坏。
基坑底部两侧设纵向坡度为1%的排水明沟,排放基坑弃水。基坑四周设立明沟排水,基坑内地下水流入集水井内后用水泵抽出坑外,通过抽水泵排至下游引航道,排水口应远离基坑。
场地排水与土方开挖同步进行,排水明沟的位置随着基坑的开挖逐级下降,每层土开挖前,先形成明排系统,,将基坑内的水汇集于集水坑后,运用水泵将其抽排汇集到地面的排水沟内。排水明沟设立基本变化原则如下图:
:船闸主体基坑土方的开挖量约为50万方(含上下游导航墙段通道)。根据施工总工期的规定,以及基坑开挖工作面的具体状况,~,24辆载重10T的双桥自卸汽车,4台推土机。施工期间,根据基坑出水量的具体状况,配备相应数量及功率匹配的排水设备,以保证满足施工期间排水的需要。
:选择主体周边布设的控制点进行施工放线测量,涉及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与增设,绘制
船闸主体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