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第期总第期..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改革
沈能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
摘要: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将所学到的统计学理论知识、方法
和软件工具转化为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
业《统计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实践教学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实施改
革,力求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效用更突出。
关键词:统计学;经济管理;课程;技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统计学》是定量分析的方法论,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因:一是教学目标模糊。在制定《统计学》教学计划中,多数教
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尤其是在经济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授《统计学》的教师只关注《统计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用。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过:在许多与经济学有关的讲授,忽视了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统计思维的培养,这种
的学科中,《统计学》是特别重要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教学目标难以提升大学生的统计素养和能力。二是教学内容
中,有近%的获奖者或研究成果是和统计学相关的。统计单一。当前大学的《统计学》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标和定义的介
学已经渗透到经济、管理、财政、金融等各子领域中。教育部绍和方法推导,对于统计方法的实际运用很少涉及,由于大
将《统计学》课程定位为高校经济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缺乏实际的专业背景,对指标及方法理解起来较困难,
通过对《统计学》的系统学习,一方面为大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统计学》课程结束后,大学生很难理解其意义,对今后的专
学习提供定量分析丁具,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掌握用统计学业学习起不到明显的帮助作用。三是教学模式单一。当前经
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高他们科学决策的能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仍然延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力。因此,摆在高校《统计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做笔记、背笔记、考笔记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削弱了大学生的
何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学习兴趣,也抑制了大学生的创新空间。
一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考试是教学作中的最后也
.大学生对学习《统计学》普遍存在为难情绪。《统计学》是重要的环节,起到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同时考试内容和
涉及到大量的数学知识,尤其与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在很多知考试形式某种程度上也引导着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前,我
识点上密切相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统计学》属于数学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考试内容和形式较
的一个分支,具有抽象性。目前,高校经济管理类招生是文理为陈旧。《统计学》一般是考试课,采取闭卷方式。考试的重点
兼收的,部分文科大学生的数学功底较差。由于在高数中学放在统计指标、方法的测试上,这种教育方式难以考察大学
习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他们将其与《统计学》混淆, 生对《统计学》理论应用的实践能力。通过短期的突击复习,
而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数学公式推导较多,加之很大学生一般都能考出不错的分数,显然,这种评价体系是不
多大学生对其也未很好地掌握,所以他们一听到《统计学》就合理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样本:-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改革[找写手保过Q①⑥④⑤①⑤⑥⑨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