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平湖滞洪区北排存在的问题-论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平湖滞洪区北排存在的问题(殷进贤)
东平湖滞洪区位于山东省XX、济宁市境内,承担着分滞黄河洪水、接纳汶河洪水的双重任务,是确保山东黄河下游安全的重要工程。随着社会发展和黄河蓄滞洪区总体布局的调整,东平湖滞洪区愈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治黄以来,东平湖陆续建设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蓄滞洪工程,尤其是东平湖“01·8”洪水后湖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东平湖防洪体系。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以及近几年东平湖防洪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北排问题。
一、北排概况
分滞的黄河洪水或蓄纳的汶河洪水,由陈山口、清河门两座出湖闸通过出湖河道下泄入黄河。1990年以前,出湖河道泄洪能力明显不足,与陈山口、清河门两闸泄洪能力不匹配,黄河主槽与出湖河道之间无围堰相隔,黄河水涨即倒灌入出湖河道,造成其严重淤积。1991年汛前,对出湖河道进行了应急开挖,并在入黄口处修筑了防护围堰。同年汛期,汶河来水被迫破口。1991年汛后至1992年汛前对围堰再次进行了堵复,1994年因汶河来水围堰再次进行了破口,退水后一直未堵复,出湖河道处于倒灌淤积状态。
为使汶河中常洪水北排入黄能够控制运用并防止黄河倒灌淤积河道,2002年汛前开挖疏浚了出湖河道,开挖后最大泄流能力为2350立方米每秒。2003年汛前在出湖河道入黄口处修建了闸堰结合的防倒灌工程。
二、北排闸堰运用情况
004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戴村坝站先后出现1140立方米每秒、1980立方米每秒、1750立方米每秒三次洪峰,,。期间,黄河孙口站流量为1100立方米每秒左右,基本没有顶托,出湖流量最大为650立方米每秒。但庞口闸的泄流明显受阻,,。
005年7月上旬和9月下旬,戴村坝站分别出现1480立方米每秒和136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在黄河水没有形成顶托的情况下,出湖流量最大为390立方米每秒,老湖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历时3天。但庞口闸的过流能力表现不足,泄流明显受阻,。
007年8月,汶河流域发生持续性强降雨,戴村坝站先后形成782立方米每秒、223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庞口闸最大过流485立方米每秒。为延缓老湖水位上涨速度,山东省防指东平湖抗洪抢险前线指挥部决定破除庞口出湖围堰,加大了出湖泄洪流量,闸堰结合最大泄洪流量为780立方米每秒。围堰破口处上下游导流堤遭受水流冲刷,不断出险,连续抢险5昼夜,关闭出湖闸抢堵围堰,围堰具备挡水条件后才再次开闸泄洪。此次洪水超警戒水位持续时间长达15天。
三、北排存在的问题
通过2007年围堰破口运用和近几年老湖洪水北排入黄的实际情况来看,东平湖北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庞口闸泄流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庞口闸过流能力小,泄水速度慢,造成了老湖区警戒水位以上持续时间长,增加工程出险的几率和防守压力。
二是当汶河发生超过五年一遇的洪水时,需要破除庞口围堰,如遇黄汶交替来水,围堰的破除与围堵亦须交替进行。因围

东平湖滞洪区北排存在的问题-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lfsnxh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