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考核方式如何进行改革》的建议
如何进行课程考核改革,是目前高校的热门话题之一。我个人认为,在课程考核改革之前,首先要确立的是该课程针对的人群,是本科院校的学生,还是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其次是课程的归属,属于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我是一名专科院校的老师,下面就我校学生的情况,简单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高职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其质量评价就应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标准进行,因此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采用符合能力本位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形成以笔试及非笔试考核为主要形式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其中,非笔试考核又有口头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大作业、毕业实践、实习报告等形式。为做好课程考核的改革工作,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形成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确立考核形式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由纵向互相交叉、横向互相交融且彼此相对平行独立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成。各专业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按照
“必需、够用”的原则建构,由基本理论、专业理论组合而成;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建构,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及技术应用组合而成。
各专业根据课程性质,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确立各门课程的考核形式。
二、课程考核遵循原则
1、全面性原则:考核内容应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不能有所遗漏或偏颇。此外,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要尽可能地覆盖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并将课程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
2、量化原则:对学生课程学录资料应转化为数字资料,使其考核结果由量化统计分析得出,避免考评者凭主观随意给分或掺杂个人好恶。
3、公平性原则:考核的标准、程序、方式和方法应统一规范,不能因人而异。
4、强制性原则: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进行课程考核,并将学生
对《课程考核方式如何进行改革》的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