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好专栏自己会说话.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好专栏自己会说话
福建《湄洲日报》有一个专栏叫《纪实快餐》,自1994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在全国报纸副刊每年一次的好专栏评选活动中,与全国各大报“同台竞艺”,连续九次(届)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年度好专栏奖。曾有评论者说:好专栏自己会说话。一个地市日报的副刊专栏,能坚守十多年不衰,印证了这个简洁的判断,也说明了她具备好专栏的“特点”。

《纪实快餐》产生的文化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初,当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的时候,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活方式的嬗变令人目不暇接。作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新闻媒体,《湄洲日报》也总是在第一时间介入生活、反映生活。当我们翻开十几年前的报刊时,发现那些在今天看来十分“老土”的名词和浮躁的描述,在当时却是一种很时髦很前卫的报道。从“喇叭裤”、“三点式”、“卡拉OK”、“KTV”、“公关小姐”、“三陪女郎”到“下海”、“跳槽”、“蓝领”、“白领”……快节奏的生活催生了“快餐文化”;杂文、随笔受到读者前所未有的青睐……这种全新的文化氛围,为这一时期媒体打造一大批新栏目、名专栏提供了坚实的文化背景。
1994年,以央视《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一大批直面人生、干预生活、抑恶扬善的专栏、专刊,给沉闷的中国媒体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也给受众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阅读和欣赏的快感。这年11月,《湄洲日报》副刊也悄然出现了一个叫《纪实快餐》的专栏。
这个短小精悍(每期刊出六七则,每则两三百字)的小专栏,以其幽默、辛辣的文风,注重细节的描述,立即引起了众多读者和媒体同行的关注。有一则叫《拍电报》的“纪实快餐”这样写道:
一个穿喇叭裤、抹口红的“公关小姐”匆匆来到莆田邮电局拍电报。她在电报单上歪歪斜斜地写了“人傻、钱多、快来、好挣”八个字,然后抄了几份,要求邮局赶快发给老家的姐妹和在其他城市的同伴……
这则不到百字的“快餐”,将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歌舞厅小姐招引同伴来莆田“坐台”、“好挣”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那“人傻、钱多、快来、好挣”八个字也被有关领导所引用,后来催生了全国第一家向“坐台小姐”收税的地方性文件,引起了《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

重要的是准确的定位和特色

1994年初,《湄洲日报》从4开4版扩为对开8版,每个版面的信息量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当时,报社老总下了死命令,要求各个版面的信息量都不少于15条。作为副刊,当然也应该考虑信息量问题。根据当时
“快餐文化”盛行的背景,经过思考和分析,决定在纪实版面上新设一个专栏。这个栏目的基本定位是:用文字的漫画纪实生活―――以幽默、辛辣、风趣的笔调,关注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生活里的假、恶、丑。这个定位十分符合当时的“新闻生态”,也为报纸副刊注入一股清新的气息。试举几则“快餐”为例:
《公车作花轿》:时下用公车接送新娘,时有所见。把车牌号用“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的小匾框遮挡。一不得罪用车单位领导,二不碍当事人人情,三不被群众知晓,四不被有关部门追查。公车作花轿!妙!
《买成绩》:张老师正埋头批阅期中试卷。蓦地,他发现学生郑某的卷子上一道几何证明题的空白处贴着一张十元的人民币,揭开一看,赫然有这么几句:此题不会做,花钱买分数,老师莫嫌少,期末贴五十。老师

好专栏自己会说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ady_ing01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