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系刘红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说课
前言
课程是在学工队伍、辅导员,在紧张工作之余,在赵书记、学工部、社科系、教务处指导下,逐步形成体系。
下面结合教学谈一些对课程的认识和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课程目的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规划能力。
课程要求
1. 教育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决策、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知识与要求,建立自己的个人“职业发展成长”记录档案。 、职业生涯决策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提高立业创业能力、职业生涯设计能力。 ,初步养成适应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
课程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倾向,教育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决策。
教学实践环节
第一、二学期主要为职业发展教育起始阶段、主要利用节假日时间,与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相结合,学生职业体验、职场实践等。
课程考核方式
F1:考勤, 30%;
F2:采用阶段性成果作为考核依据,提交大学生职业规划书,70%。
总评成绩:
F1*30%+F2*70%
课程体系设计与学时分配
■职业生涯规划导论概述 3学时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3学时
■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基本原则 3学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2学时
■大学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1学时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3学时
■职业生涯规划书答辩 3学时
课程目标
从生涯角度:
初级目标:职业人的转变结合
中极目标:相匹配的职业暂时平衡
高级目标:职业发展长期平衡
从受者角度
认知目标(提高认知) 知识层面
情感目标(接纳课程价值体系) 态度层面
问题解决目标(内化实用化) 技能层面
职业生涯规划导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