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庐山植被考察报告--徐雪伟.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庐山植被考察报告
徐雪伟  罗旭盛  刘佳  李敏华  张秀敏  蔡惠仪温志红  陈雪兰  陈贤婷
(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8级)
1.  庐山植被的垂直分带
    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山地地貌,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条件,因此发育了多种多样的土壤,以及比较典型的山地植被。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700m(西北坡)或800m(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等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乔木层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有樟树)、苦槠、甜槠、大叶锥栗、青栲、青冈栎、小叶青冈栎、石栎、白楠、紫楠、木荷等。林中上层也往往混有少数的落叶树种,如枫香、锥栗、枹栎等。灌木层的优势种有继木、箬竹、尖叶茶等。草本层主要有芒箕、狗脊、里白等蕨类植物。以及淡竹叶、禾叶土麦冬等耐阴性草本。
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分布在海拔700m或800m至1000m(西北坡)或1100m(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植被型垂直带之间的过渡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的主要种类成分,常绿树种有甜槠、青冈栎、小叶青冈栎、青拷等,通常位于乔木层的第二亚层。落叶树种有锥栗、短柄枹树、麻栎、四照花等,一般位于乔木层的第一亚层。偶见杉木,黄山松等针叶树散生其间。林下灌木层的优势种有细齿叶柃、钩樟、红脉钩樟等。草本层则以淡竹叶、沿阶草、珠芽景天等为主。
目前,受人为影响,本地带多为人工栽种的黄山松林、日本柳杉林、柳杉林、扁柏林等针叶林,或为次生灌丛和草丛所占据。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1000m或1100m以上。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组成落叶阔叶林乔木层的主要树种有四照花、灯台树、短柄枹树、锥栗、小叶白辛树、庐山椴、青榨槭、山槐等。灌木层的主要树种有映山红、满山红、中华腊瓣花、野珠兰等。草本层则以大油芒、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 setosa)、芒等为主。
本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还分布着面积较大的黄山松林,以及日本柳杉林、柳杉林等针叶林。在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的地段,则为次生山地灌丛或草甸所占据。
2.  华夏之园——庐山植物园
 庐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原称庐山森林植物园,是一座亚热带亚中山植物园。创始人为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等教授。庐山植物园占地近300公顷,引种栽培植物3400余种,以松柏和杜鹃为主要特色。全园建有松柏区、国际友谊杜鹃园、温室区、草花区、树木园、岩石园、猕猴桃园、药圃、茶园等9个不同类

庐山植被考察报告--徐雪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326 KB
  • 时间201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