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DIC的护理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DIC的护理
概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因多种病因所致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机制平衡的失调,主要是促凝物质进放血液循环引起广泛的血液凝固而产生.
临床分期
DIC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三期,首先出现高凝血期而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全身微血管内造成广泛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微血栓,引起栓塞和微循环障碍,并使红细胞受机械损伤而溶血;在凝血过程中,因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而发展为消耗性低凝血期,引起出血;最终进入晚期,即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期,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降解大量的纤维蛋白原和已形成的纤维蛋白,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以使血液中出现异常增多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进一步加重出血
临床表现
1)出血:系DIC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多突然发生,少数可隐袭出现。程度不一,常呈广泛的自发性出血。以皮肤和粘膜、伤口及注射部位渗血多见。严重者可有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乃至颅内出血。晚期出血可长时间不凝。
(2)微循环障碍:表现为低血压或休克,多见于急性型。因休克而可引起多种脏器的功能衰竭。晚期出现不可逆性休克。
(3)栓塞:DIC的严重病人初期因高凝状态造成全身微血管栓塞,若持续时间过长,常使肺、脑、肝、肾和胃肠道因不同程度的坏死而出现相应症状、出血乃至功能衰竭,以及皮肤(如耳轮、鼻尖、面部)的栓塞性干性坏死。轻症病人可无上述表现。
(4)溶血:微血管内广泛存在的微血栓和纤维蛋白丝使红细胞在血流的冲击下损伤、破裂,导致溶血。但一般较轻,临床上体征不明显。不过周围血涂片检查红细胞形态,可见盔形、多角形、三角形、碎片等不规则形态。
病情观察
,皮肤粘膜瘀斑,伤口、注射部位渗血,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意识障碍等症状。应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
、尿少尿闭、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
,内脏栓塞可引起相关症状,如肾栓塞引起腰痛、血尿、少尿,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紫绀,脑栓塞引起头痛、昏迷等。

、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含量、3P试验等。

一般护理
①执行造血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②绝对卧床休息,意识障碍者应采取保护性措施。
③给予高营养、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易消化的半流汁或流汁饮食。有消化道出血者应酌情进冷流汁饮食或暂禁食。昏迷者鼻饲,并注意做好鼻饲的常规护理。

DIC的护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230 KB
  • 时间201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