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今天,热爱民族舞蹈的人们越来越多。在全国的舞蹈教学
中,中国舞以它独有的民族风格和训练方法,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
青年舞蹈家和优秀舞蹈人才。为了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舞、学习中国
舞,并支持中国舞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作者根据近年的舞蹈
实践和教学经验,编写整理出《中国舞精选教材》。此教材大部分内
容,为北京舞蹈学院保留教材,不仅有训练价值,而且对中国舞的
研究和普及教育,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它们融入了几代中国舞教
师们的辛勤汗水,体现了教师们继承和发展中国舞的敬业精神。为
了把这些汗水、精神变为一份财富传给下一代,作者根据自己的所
学、所教进行了编辑整理。目的是要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位置,为
中国舞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恳望得到同行与老师们的关心
和支持。
《中国舞精选教材》一书,突出实用性和直观性,图文并重。节
奏、动作、一招、一式力求讲解详细,不论自学还是授课,都可成为
您的好帮手。
书中分为基训和身韵两部分。基训主要以中间跳、转、翻、控制
等综合性技巧组合为主;身韵以元素教学为主,并多以单一元素组
合形式出现。此书对专业及非专业舞蹈爱好者,特别是对从事中国
舞教学的大、中专院校的广大师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洁
一、本舞蹈教材分七个单元,这些“单元”并不代表专业训练的
分级水平或标准。它只是根据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舞蹈实用技能的
需要,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相对分成的七个阶段,以适应教学时循
序渐进的要求。
二、每个组合都有一个训练的中心目的,并尽可能使基训、舞
姿、身韵、技巧合而为一,以提高舞蹈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每一个组
合都和单一训练的做法不尽相同。
三、每个组合教材的舞蹈节奏、长度、感觉都应有相吻合的舞
曲相依。为便于不同地区选择适合本地的音乐,只提出曲谱的要
求,希望认真选择乐曲,为舞蹈做准确的伴奏。
四、每段舞蹈说明文字前的数码[ 一]、[ 二][、三]⋯⋯标
示段落(片断); ⋯标示拍子,如:“”即第一拍“, ”即第
二拍, 、”即第三至四拍、第五至八拍等。这些数字标明
了音乐长度,也即每个舞蹈段落和组合的长度。为方便教学,每个
段落( )都以拍或拍的倍数为其长度,这样在授课时,可以
把它分解成拍为一节,进行教学。
五、每一课程中,可先将组合中难度较大的动作抽出来做单一
动作练习,然后分节、分段进行,最后连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但应以
全组合训练为主即反复地、不间断地进行整个组合的练习,才
能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六、由于各地对中国舞的动作名称、用语不同,所以在本教材
中: 常用动作和术语都列在书首,用图示(或文字)说明,以统一
教学时的名称。技术性较强或技巧性动作的做法和规格都在书
后附录。请先认真阅读“常用动作、术语”说明。在训练过程中遇到
未列入“常用动作”的一些舞蹈动作(如翻、转、跳、跃及毯子功技巧
等)可翻阅附录,找到该动作的做法说明,供参考。
本教材常用舞蹈术语及动作图示
【八个方位点】是用以规范舞蹈者面向、走向的专业
术语。即:场地正前为第一方位“点”;右前、右旁、右后为第二、
三、四方位“点”;正后为第五方位“点”;左后、左旁、左
前为第六、七、八方位点(”见图)。本教材采用以上方位
“点”的名称。
方位图单手扶把双手扶把
【扶把训练】即学员手扶把杆做舞蹈练习。分“单手扶把”和
“双手扶把(”见图)。
【中间训练】即站在训练场地中间做练习。是相对“扶把训
练(”因把杆多设在场地四周)而言。
【对称动作】指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
作即“左按手”“;左转身”的对称动作即“右转身”。
【动作的左与右】单一舞蹈动作一般都分左、右两面,通常是
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分。如左腿向前踢腿即“左前踢腿”;右手
做“盘手”即称“左盘手”。舞蹈训练中常称“左虚步”“、右端腿”“、左
托掌”“、右摇臂”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做该动作。
【动作的单与双】有些动作以单臂(或腿)做动作时多称左或
右(见上条);以双臂(或双腿)做时即标以“双”字,如“双山膀”“、双
摇臂”“、双起双落”等。
【面向、视向】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面向;本教材称“眼看几点(即
视向)”时,一般也包括脸的朝向,如“眼看点”,即脸和视线均朝点。
【亮相】源于中国古典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技法。即在某
舞蹈段落最后,以一个加强节奏感的动作塑造该舞姿“造型”。通过
这个舞姿动作顿挫到位,或甩头、凝视等使表达的神情更明朗、强
烈。此种造型即亮相。
【平圆、立圆】与地面平行的圆圈运动路线( 通称“划圆”
《中 国舞精选教材》青少年音乐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