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新性实践的哲学分析
高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年 7 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B203
国际图书分类号:14
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新性实践的哲学分析
硕士研究生: 高荣
导师:李荫榕教授
申请学位: 哲学硕士
学科、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所在单位: 人文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系
答辩日期: 2007 年 7 月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B203
: 14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Philosophy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Candidate: Gao Rong
Supervisor: Prof. LinYinro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Philosophy
Specialty: Marxism Philosophy
Affiliation: Dept. of Philosophy & Sociology
Date of Defence: July, 2007
Degree-Confer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stitution:
哈尔滨工业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
济的到来,创新性实践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实践方式。什
么是创新性实践、创新性实践的特征是什么、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内在结构
由哪些要素构成、是怎样运行的、其发展趋势如何、具有哪些价值?这既是
历史唯物主义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课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崭新
实践课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
践理论的需要,也是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本文主要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为指导,以当前所处经济时代为背景,以创新性实践为对象展开研究。本
文首先考察了创新性实践的内涵,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演进轨迹,进而概括出
创新性实践不同于常规性实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创新性实践产生
的根据和动因,分析了创新性实践的内在结构,并论述了创新性实践的运行
机制。最后,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分析了创新性实践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
和人类社会的价值。
本文关于创新性实践产生根源和创新性实践运行机制的分析,是论文研
究的创新之处。创新性实践产生的内在根据是人的意识的创造性,正是这种
创造性为创新性实践提供了蓝本,意识的自由创造是创新性实践生成的生命
之所在;需要和满足的矛盾则使创新性实践成为现实,需要和满足的矛盾是
创新性实践产生的根本动因,人的需要发展的无限性为创新性实践的发展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人的意识创造性的实现和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都内在
于创新性实践的展开过程之中。创新性实践得以进行,首先要有创新性实践
观念的产生,这就需要思维机制的作用;创新性实践的运行还要遵循合目的
性合规律性的内在约束机制,同时还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除此之外,本
文对创新性实践特征的概括,创新性实践内在结构的描述,创新性实践发展
趋势的分析也是本文的新意所在。
关键词创新;创新性实践;哲学分析
-I-
哈尔滨工业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Philosophy is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it must reflect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innovation practice is increasingly ing a practical mode in
dominated position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era. What is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What are the i
【哲学论文】创新性实践的哲学分析.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