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都是大赢家
从彼此的陌生、戒备,从说上一句话都担心是刺探军情到热络地称兄道弟,从早年台湾人到大陆只知道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黄山、桂林,慢慢地知道了丽江、九寨沟,到对福建旅游的景点的喜爱……海峡两岸旅游渐入佳境。
2009年6月30日下午,漂亮的台中市英语教师黄为琳幸运地成为第一万名到福建观光游览的台湾游客。
今年4月,台湾立荣航空公司推出了名为“立荣全闽小三通――五金齐发,万人游福建”的团体旅游产品,组织台湾民众窥探闽越山水灵秀、共体先民历史文化精髓,一览海西建设的繁荣景象,受到岛内民众欢迎,仅用两个多月游客即达到一万人。
紧接着第二天,台湾民众在台湾东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欣赏到了福建省旅游局的一档《迷人的海峡,福建欢迎您》形象宣传广告片。迷人的武夷仙境、神奇的土楼、浪漫的鼓浪琴岛、烟波浩渺的大金湖……福建推出的十大旅游品牌,首次亮相宝岛台湾,勾起台湾民众对一水之隔的福建的无限神往。
寻找异同点
“福建与台湾旅游的互补性很强,”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长李毅强通过考察两地旅游发现,阿里山的台湾原著民族的文化特色鲜明,福建则历史积淀久远而丰厚,比如土楼等;台湾的生态旅游成熟,日月潭水上的浮动植物打造得很考究,游船档次比福建大金湖的档次高,而福建在这方面还处在萌芽阶段;台湾的农业观光精致,并且接待得很好。在台湾电影《海角七号》里的恳丁,其风味小吃、加工速度、用佐料调拌的特色非常独到,这是福建做不出来的。
福建的各种山水差异比较大,如武夷山以丹霞地貌为主,太姥山以各种奇石为主,花岗岩为主。另外,福建的溶洞是台湾没有的,湖泊比台湾壮观得多,地下泉眼的数量也比台湾多。马尾造船厂是中国近代造船史上的摇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名人聚集地、被台湾客人评为是一本内涵丰富值得品味的书的福州三坊七巷……凡此种种,让李毅强看到了福建旅游的长处和与台湾同行分享的经验。
因为与台湾旅游界的同仁十分热络,有时台湾同行来福州,李毅强会不拘小节地请大家去福州的海鲜大排档品尝鲜活的海鲜,“往往在这个时候,一个个创意的火花被激荡出来”。比如金马澎是台湾的离岛,将来是不是用双方的身份证就可以自由进出;台湾的马祖和福建的晋江、厦门和泉州一带原来在两岸对峙时代军队驻扎的岛屿是不是可以联合开发旅游业、博采业;到金马澎采访的大陆的媒体记者,台湾方面是不是可以给予特殊政策,一次获批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既可以常驻也可以多次往返。“或许什么时候,彼此的这些探讨和创意就变成了现实呢,”李毅强笑着说。
不拒绝标新立异
事实上,两岸的旅游市场一直在精心培育和寻求突破。福建省在2004年提出海西概念的时候,福建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品牌的优势与台湾阿里山进行旅游联动。
正是两岸旅游界一次次智慧的碰撞和融合,武夷山人的创意天分得到了充分的展露。
2005年举办“中国武夷山旅游节”,福建武夷山和台湾的阿里山两山对接为旅游联动合作城市,通过旅游这个平台签了协议,开创了两岸旅游合作的典范。第一次旅游节后,两地旅行商开始了频繁接触,“有时会不小心地在街上的什么地方,哎,就碰上了。”武夷山旅游局季和宾局长说。
2006年,“两山两水两岸情”成为第二届武夷山旅游节的亮点,两岸旅游协会的会长分别捧着阿里山上的冻顶乌龙、日月潭的水、武夷山的大红袍、
两岸都是大赢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