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教学丛书.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6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世纪刚刚离开我们。在人们的记忆里, 世纪还是非常新鲜的,就像刚摘下
的一簇含露的鲜花。
一个世纪就是一百年,一百年的时间在人类的历史上只是一瞬间。然而世纪
这一百年,无论对我们的民族、国家,还是对我们的文学、艺术而言,都太重要,太
不平凡了!
在这一百年里,我们中国由一个破败、凋敝的,面临亡国灭种之灾的半封建半殖
民地,经过艰难曲折,流血牺牲,变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开始为实现现
代化,走向繁荣富强而奋斗。回想世纪的开头, 一年,历史并没有让中国
人欢天喜地来迎接新世纪,却残酷地安排一场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惨剧。写在世
纪中国历史第一页上的,竟是这样的奇耻大辱!而到了世纪末,尽管现实还有许多不
尽人意的地方,尽管前进的路上还会有风浪,甚至是险恶的风浪,但中国人毕竟创造
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人们欢庆中国加入“世贸”,欢庆“申奥”成功,真的在欢天
喜地中跨进了世纪。这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啊!用“沧海桑田”来形容百年中国
的巨变,好像都不够了!
世纪的中国文学,同样经历了巨变,从延续了几千年的古典文学,转变为崭
新的现代文学,这是几千年才有的一变。经过作家、艺术家们百年的共同努力,在光
辉灿烂、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人类史上少见的规模,广泛吸纳外部
世界先进的、新鲜的文化和文学的养料,创造了一批优秀的新文学作品。它们描绘时
代的风云,反映历史的大变迁,展现一个世纪里中国人民的精神历程,有的已成为中
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新增的精神宝藏。
这是伟大的变革,这是伟大的创造。这变革,这创造,当然是不平静的,充满着
大痛苦,大欢乐,大挫折,大胜利,大进军,大迂回,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大喜大
悲⋯⋯这里有多么丰富的值得珍视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对于迈进新世纪的中国人,尤
其是从事文化、文学工作的人,多么值得去了解、学习、思考、总结。
因为历史从来都是我们的良师。
世纪中国文学”过程的完整性
鸦片战争至今的中国文学史,习惯上被分为三段,即( 或年的
近代文学史, 年的现代文学史, 年到现在的当代文学。我们现在编
的世纪文学史,跨越、包容这三个阶段。一个世纪在时间上是一个段落,却不一
定在文学发展上也是一个段落。但仅就中国文学而言, 世纪这一百年,大致上具
有过程的完整性。这就是在和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开始向现代转型,并于世纪
之初经过“五四”文学革命,完成了这种转型,实现了千年的一变。随后这新生的文
学,经过启蒙文学、革命文学诸种形态,逐渐被定位为社会型的文学。到了世纪末,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动,文学又发生急遽的变动。社会型文学开始分化,出现了社会
型、思想型、娱乐型等多种文学,正在形成文学上多元共存的局面。这变动还在进行
中,不过,大局已定,标示着世纪中国文学过程的结束,并且可能影响世纪或
更长时间里中国文学的面貌。世纪中国文学史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动中,这是一百
年中一以贯之的态势。
这种变动的驱动力,首先来自文学之外的社会变革的需要。
世纪文学基本上处于中国的社会革命期。鸦片战争后,古老的中华面临被帝
国主义列强瓜分、灭亡的严重危机。爱国的志士仁人在痛苦中思考拯救民族之路。起
初只是看到败于列强的船坚炮利,因而幻想“以夷制夷”,取西方之技艺,行“器物
层”的变革,以为是挽救国运之途。但甲午之役( ,新式海军北洋舰队被日军
击溃,人们进而看到中国失败的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政治制度的腐败,于是开始求
“制度层”的变革。这就有企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戊戌维新,它惨遭镇压后则有推翻
帝制建立共和的民主革命的兴起,求更为激进的“制度层”的变革。同时作为戊戌维
新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梁启超,从失败中又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更根本原因,还在于人
民群众的不觉悟,为“制度层”变革的成功,必须改变国民之魂,进行“精神层”的
变革。于是提出“新民说”:“欲维新我国,当先维新我民。梁启超等人企图从文
学入手,以文学作为“开通民智”的工具。有了“精神层”变革的要求,才有文学上
的改良和革命,才促成了旧文学向新文学的转型。这时,正是世纪的一抹曙光照
临中国大地之时。好像专门是为了迎接新世纪,梁启超在年的月底,在《夏
威夷游记》一文中,发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的号召。在两个世纪的交接点
上,响起了变革中国文学的呼声。然后经过世纪初的酝酿、准备,终于在“五四”文
学革命中,诞生了中国的新文学。
这种变动的驱动力,也来自中国文学自身的变革要求。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古代文学一方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成果,已经是烂熟
了的。另一方面这烂熟的古老的文学艺术,逐渐

中山大学教学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243595614
  • 文件大小3.75 MB
  • 时间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