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经济的未来15年风险,动力和政策挑战.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经济的未来 15 年:风险、动力和政策挑战*

楼继伟

过去 15 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按市场汇率计算,人均
GDP 从 1995 年的 600 美元跃升到今年约 4000 美元。按照世界银行
的分类标准,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①。
在未来 15 年,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它过去的增长表现?本文在对经济
增长的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风险和动力以
及相关的政策挑战。

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根据宾西法尼亚大学佩恩表(Penn World Table)的购买力平价数
据②,中国的人均 GDP 在 1995~2010 年期间由 3000 美元提高到 10000
美元(2005 年不变价)③。这相当于日本在 1951~1967 年,台湾省在

* 本文根据作者在 2010 年 11 月 1 日“中金论坛”上的讲话修改而成,全文已发表在 2010 年第 6 期《比较》
杂志上。
①世界银行 2009 年的收入分组标准是: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低于 995 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 996 至 3945
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 3946 至 12195 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 12196 美元为高收入计算出来的货币间的等值系数,它有助进行发展水平和结构演变的国际比较。由于市场汇率仅反映贸易品
的相对比价而且在短期容易受到资本流动、政策扭曲等因素的影响,以其为基础所换算出来的 GDP 容易扭
曲各,而基于 PPP 汇率的 GDP 能更好地反映一国所生产的经济实物量的多少。需要指出,
PPP 汇率并不暗含对现实汇率调整方向的指引,其价值在于通过含有相对客观基准的国际比较,揭示结构
演变的方向和政策取向。
③由于 Penn World Table () 数据截止到 2007 年,本文假设 2007~2010 年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不变,并用人
均实际 GDP 增长率数据推算中价的人均 GDP 值。
1
1970~1987 年以及韩国在 1970~1989 年的发展阶段。如果我们在更长
的时间内观察这些成功转型的亚洲经济体的增长经验,可以发现两个
特征:第一,它们都呈现了一种“倒 U 型”的增长模式。这些经济
体从初期低收入水平和低增长的状态出发,之后都经历了一段长时间
的经济增长大幅加速的过程,然后随着它们的收入水平趋近于发达,增长开始逐步减速。第二,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保持很
好的持续性,在相对长的时期维持了较高的增速,即在大约 30 年的
时间内人均 GDP 年均增长 7%左右和在 40 年的时间内人均 GDP 年
均增长近 6%。
log(人均GDP)

新加坡

日本

台湾省
中国
韩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资料来源: Penn World Table 。

图 1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 GDP(2005 年不变价美元), 1950~2010 年

2
10年期年均增长率,1950-2010年

2000~10年

1990~2000年
( %)
1980~90年
增长率
1970~80年
G DP

人均

1960~70年

3 4
log(人均GDP,PPP)
日本(1950~2000年) 韩国(1960~2007年) 新加坡(1960~2007年)
台湾省(1960~2007年) 中国(1960~2010年)
资料来源:Penn World Table 。

图 2 中国、日本和亚洲经济“四小龙”长期增长动态

从更广的范围来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可能是二战后经济发
展史中,仅有的从发展中经济过渡到发达经济的成功例子。在非洲和
南亚,一些国家由于政治不稳定、种族和意识形态冲突等因素,还陷
于“贫困陷阱”之中,从未实现经济起飞。过高的出生率、低储蓄率
以及地理和环境劣势等也往往是导致“贫困陷阱”的重要结构性因素。
而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它们摆脱了“贫困陷阱”并在一段时间内实
现较快的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发达

中国经济的未来15年风险,动力和政策挑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348 KB
  • 时间2017-09-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