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乌鸦之鸣
20141105
当梦想照进现实
最近有券商力推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资本市场也群情亢奋,铁路、基建和核电板块大象起舞,仿佛又一盛世之开端。今天,我再次充当少数者,就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与资本市场关系表明下我的看法。
“马歇尔计划”官方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考虑通货膨胀,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因此,“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短期的大规模国际基础设施援助计划。
“马歇尔计划”与当今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大环境差异:
1、需求环境差异。美国于1947年推出马歇尔计划时,正值欧洲二战结束,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经济凋弊,民生困难。一方面欧洲国家有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的巨大需求,但没有资本和能力;另一方面,美国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经济结构完好,且充满活力。美国担心欧洲国家稳定和饥荒等人道主义灾难,有意愿进行大规模援助。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仍较为脆弱,大部分国家没有大规
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美欧发达国家债务负担沉重,深陷去杠杆过程中,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开展新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美
乌鸦之鸣
20141105
国高铁建设极缓慢就是一例证。发展中国家包括金砖四国,大多是原材料出口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远没有达到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规模基建的程度。俄如斯有意愿建设和改造铁路线,但现在油价持续下跌,经济都有崩溃的危险,根本无力投资。
2、经济能力差异。二战结束时,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经济实力膨胀,占有全面优势,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2013年末,中国GDP也仅占全球的13%,国内经济、政治问题多多,政府主要精力仍致力于国内政治、经济改革,根本无力顾及世界。二战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全部是无偿援助的形式展开,中国目前不具备基本的财力。
3、政治形势不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仍然是美国一家独大,美国在军事、科技、金融和经济上仍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以美国意愿打造的国际秩序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中国的“一路一带”全球战略是在美国塑造的国际秩序夹缝中推进,仍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近些年,中国的南海战略大受掣肘,就是受美国重回亚洲战略的压制导致。因此,世界政治格局决定,中国不可能顺利开展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4、政府战略目的。中国政府提出“一路一带”,成立金砖开发银行的目的首先是确保国家的战略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其次才是利用国际比较优势,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在确保国家战略安全背景下,海外基建
项目盈利性就存疑。
5、盈利能力。国外社会环境跟国内有巨大的差异,基础设施产能输出容易,盈利困难。2009年,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乌鸦之鸣
20141105
波兰一重点高速公路,遭遇失败。201
驳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