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
第1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应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 反映曼延总算 B. 反应蔓延总算
C. 反映蔓延终于 D. 反应曼延终于
,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欠缺,调整自己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需要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也没有。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来。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这就完了。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
的关系。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的变化,改造环境。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就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气平稳地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
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选自梁漱溟《朝话》,有删改)
,正确的一项是( )
2014高考语文(山东卷)含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