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与爱情
白子画,你若敢为你门中弟子伤她一分,我便屠你满门!你若敢为天下人损她一毫,我便杀尽天下人!
听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幸福,第一种幸福是两个相爱的人能够在一起,第二种幸福是让你爱的人幸福。
最多,你出墙一寸,我挪墙一寸;你出一尺,我挪一丈。
《诗经》的教化作用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学习目标
了解《诗经》的作品来源、体例结构及其主要思想内容;
了解《诗经》爱情诗的丰富内容和表现手法;
了解《诗经》爱情诗体现的爱情婚姻观念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和影响。
思考题
为什么说《诗经》是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
《诗经》爱情题材诗歌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诗经》爱情诗体现了什么样的爱情观?对现在人们的婚恋生活有什么启示?
第一节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
一、《诗经》的作品来源
《孔丛子·巡狩篇》:“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二、《诗经》的体例分类及表现手法
(一)《诗经》的体例分类
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分为风、雅、颂三类。
:即国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160篇。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正声雅乐。
《大雅》31篇,《小雅》74篇。
: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二)《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宋】朱熹《诗集传》
:铺陈直叙,把事物景象和思想感情直接表达出来。
《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比喻,打比方,借一个事物来比喻所要说的事物。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起兴、启发、烘托,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
《召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与爱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